问答题一般资料:求助者李某,男,15岁,九年级学生。与父母和爷爷奶奶同住,父母为工厂技术工人,家庭经济一般。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病史。求助者主诉:因扫除受老师批评,不愿意上学有2个星期。求助者自述:两个星期前,轮到我组值日,我还是值日小组长。正在我认真值日的时候,我班的同学王某叫我去玩足球,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就结束了扫除任务,因为我太想玩足球了,可就在我加快值日进度的时候,不知是忘记了,还是忽略了,有一个地方忘记扫了,结果就在学校卫生检查的时候给我们班级扣了5个考核分。我们班级可是学校里最好的班级呀,从来没有落后过,就因为我的原因,可能会排在后面的,我非常地后悔,自己没有认真扫除,不该去和同学玩。第二天,老师看见黑板上扣分情况,到了班级就狠狠地批评我,说我就知道玩,不为班级着想,还说我没有主人翁责任感,当时我非常生气,真想反驳,但害怕老师的威严,只能够默默地承受。这下我的班级干部的形象算完了!老师肯定不喜欢我了,我也没有资格去做别人的工作了。可回家和家里人说吧,他们不但没有安慰我,还说老师说得对,你说我有苦和谁诉呀。老师怎么能够这样呢?第二天看见老师心理就觉得别扭,不愿意看班主任,上课老想这问题,觉得思维都有点迟钝了!可又不敢和老师说,也不能够和同学说,他们会说我小心眼的,和父母说,他们又不理解我。我可是我们家庭的希望呀,这样下去怎么能行?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呀?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愿望。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扫除事情时,有明显后悔,对老师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不愿意上学,可又没有办法,不能不上学,那样会对不起长辈,情绪显得烦恼和焦虑。心理测验结果: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4分,提示有轻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8分,提示有轻度焦虑。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一、求助者主要症状是什么?二、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三、简述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的基本程序。四、采用谈话法收集资料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李某,男,15岁,九年级学生。与父母和爷爷奶奶同住,父母为工厂技术工人,家庭经济一般。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病史。求助者主诉:因扫除受老师批评,不愿意上学有2个星期。求助者自述:两个星期前,轮到我组值日,我还是值日小组长。正在我认真值日的时候,我班的同学王某叫我去玩足球,于是我三下五除二就结束了扫除任务,因为我太想玩足球了,可就在我加快值日进度的时候,不知是忘记了,还是忽略了,有一个地方忘记扫了,结果就在学校卫生检查的时候给我们班级扣了5个考核分。我们班级可是学校里最好的班级呀,从来没有落后过,就因为我的原因,可能会排在后面的,我非常地后悔,自己没有认真扫除,不该去和同学玩。第二天,老师看见黑板上扣分情况,到了班级就狠狠地批评我,说我就知道玩,不为班级着想,还说我没有主人翁责任感,当时我非常生气,真想反驳,但害怕老师的威严,只能够默默地承受。这下我的班级干部的形象算完了!老师肯定不喜欢我了,我也没有资格去做别人的工作了。可回家和家里人说吧,他们不但没有安慰我,还说老师说得对,你说我有苦和谁诉呀。老师怎么能够这样呢?第二天看见老师心理就觉得别扭,不愿意看班主任,上课老想这问题,觉得思维都有点迟钝了!可又不敢和老师说,也不能够和同学说,他们会说我小心眼的,和父母说,他们又不理解我。我可是我们家庭的希望呀,这样下去怎么能行?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呀?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求助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愿望。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都表现得比较自如,但在谈到扫除事情时,有明显后悔,对老师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不愿意上学,可又没有办法,不能不上学,那样会对不起长辈,情绪显得烦恼和焦虑。心理测验结果:抑郁自评量表(SDS)标准分54分,提示有轻度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标准分58分,提示有轻度焦虑。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以下问题:一、求助者主要症状是什么?二、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三、简述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的基本程序。四、采用谈话法收集资料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18周岁大学生赵某,无经济收入。一日,因骑车不慎撞伤他人,造成他人经济损失千余元。该损失由( )。 A. 赵某承担民事责任,父母垫付B.赵某与父母各半赔偿C. 赵某与父母均不赔偿

学生李某,年满18岁,损坏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那么,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处理该损失正确方式是()。 A.李某和其父母均不承担损失,受害人自担B.李某和其父母各担一半损失C.李某的父母承担全部损失D.李某承担损失,但其父母可以垫付

学生李某,年满18周岁,损害他人物品造成损失500元,按照《民法通则》,处理该损失的正确方式是()。 A、李某和其父母不承担损失,受害人自担B、李某和父母各担一半损失C、李某的父母承担全部损失D、李某承担损失,其父母可以垫付

学生李某年满18岁,损坏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对此损失的承担者是( )A.受损失的人B.李某和其父母C.李某的父母D.李某本人,但其父母可以垫付。

学生李某已满18周岁,由于打架造成500 元经济损失,其民事责任由谁承担: A、父母B、受害人自担C、李某D、李某承担责任,其父母垫付

大学生赵某,18周岁,骑车不慎撞伤他人,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千余元,则()。A.赵某赔偿,父母垫付B.赵某免责,父母赔偿C.赵某与父母各半赔偿D.赵某与父母均不赔偿

家庭心理环境包括()和父母关系两方面。 A、父母期望B、父母教养C、父母关爱D、父母社会经济地位

一般来说,在家庭中,父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对小学生施加影响:()A、教导,即父母通过言传身教,直接向小学生传授各种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B、强化,即父母采取奖惩的方式强化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并巩固这些行为准则的地位C、榜样,即父母往往是小学生最早开始模仿的对象,他们效仿父母,学习父母的行为方式D、慰藉,即小学生对父母形成的依恋感使他们易于向父母倾诉不安和烦恼,以得到父母的安慰和帮助

学生李某,年满18岁,损坏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按照《民法通则》规定,处理该损失的正确方式是()。A.李某和其父母承担一半损失B.李某和其父母承担全部损失C.李某承担损失,但其父母可以垫付D.李某和其父母均不承担损失,受害人自担

李某(女)与王某于1991年12月登记结婚,双方结婚后与王某父母同住,共同生活期间,王某父母曾因生活琐事殴打过李某;1995年7月5日,李某与王某发生争执后,王某赶到李某父母家,将李某父母的部分财物砸坏,并口头限制李某父母三日内将李某交出来;1995年7月9日,王某为吓唬李某携带利刀再次赶到李某父母家中,被李某家人发现后报警。(1)王某砸坏李某父母的财物、口头限制李某父母三日内交出李某并在自行设定的时间内携刀前往李某父母处实施威胁的一系列行为,是否构成婚姻法中家庭暴力?A、构成B、不构成(2)下面那项情形不属于家庭暴力的范围?A、殴打、捆绑B、以关押等手段限制人身自由C、以侮辱、谩骂或不给治病等手段反复长期进行精神折磨D、夫妻之间的小打小闹(3)李某在遇到上述情形时,哪种做法是不利于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A、拨打110报警,配合警方做好询问笔录B、对王某的过激行为进行录音录像C、对王某砸坏其父母的财产进行拍照D、跪下乞求王某并放任王某的过激行为

中学生李某,18周岁,损毁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上百元,对此,应该怎么办?( )A.李某父母全部赔偿B.李某父母垫付C.李某和父母均不赔偿D.李某和父母各赔一半

李某年满18周岁,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无独立的生活来源,在校期间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20000元,到期无力偿还。以下处理方式正确的是()。A:由李某承担偿还责任B:李某的父母应该先行垫付C:李某的父母负有连带偿还责任D:由李某或其父母承担偿还责任

张某和李某两家世代交好,他们为双方的未成年子女订立了婚约。张某和李某的做法( )。A.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监护权B.合法,父母享有对子女的管教权C.不合法,订立婚约应征得双方子女同意D.不合法,父母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成年子女选择与父母同住的原因有()A、经济原因需要父母财务上的支持B、离婚C、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的影响D、人类各民族共同的传统。

学生李某年满18岁,损坏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对此损失的承担者是()A、受损失的人B、李某和其父母C、李某的父母D、李某本人,但其父母可以垫付。

某学生李某,年满18岁,损坏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对此损失的承担者应该是()。A、受损失的人B、李某和其父母C、李某的父母D、李某本人,但其父母可以垫付

大学生赵某,18周岁,骑车不慎撞伤他人,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千余元,则()。A、赵某赔偿,父母垫付B、赵某免责,父母赔偿C、赵某与父母各半赔偿D、赵某与父母均不赔偿

【案例】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已婚,本科学历,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富足。当年谈恋爱时,其父母曾明确要求她婚后要与他们共同居住,孩子随娘家姓,求助者的男友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求助者结婚后与父母同住,一个多月前求助者顺产一男婴,其父母非常高兴,多次催促报户口,让孩子随求助者的姓,可求助者的丈夫坚决反对,坚持用自己的姓。求助者了解父母的守旧思想,也知道丈夫的自尊心很强,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对今后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后悔生了孩子,有时为小事发脾气,甚至与父母及丈夫吵架。最近有时失眠,食欲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温柔善良,孝顺父母,懂事听话,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最可能的是()。A、一般心理问题B、精神病性问题C、严重心理问题D、神经症性问题

学生李某,年满18岁,损坏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那么,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处理该损失的正确方式是()A、李某和其父母均不承担损失,受害人自担B、李某和其父母各担一般损失C、李某和其父母承担全部损失D、李某承担损失,但其父母可以垫付

学生李某,年满18岁,损坏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那么,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处理该损失的正确方式是()。A、李某和其父母均不承担损失,受害人自担B、李某和其父母各担一半损失C、李某的父母承担全部损失D、李某承担损失,但其父母可以垫付

单选题李某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其近亲属对担任李某的监护人有争议,并且对李某住所地居民委员会的指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民法通则及相关规定,人民法院一般应按照下列哪项中的顺序指定监护人?()A配偶、父母、成年子女B配偶、成年子女、父母C父母、配偶、成年子女D父母、成年子女、配偶

单选题19岁的学生李某不小心将同学的笔记本电脑损坏,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06年真题]A李某和其父母都不承担赔偿责任B应由李某的父母承担赔偿责任,因为李某自己没有经济收入C应由李某自己承担赔偿责任,但因其没有经济收入,应由其父母垫付赔偿费用D应由李某和其父母承担连带责任

单选题【案例】根据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8岁,已婚,本科学历,教师。 案例介绍:求助者是独生女,家境富足。当年谈恋爱时,其父母曾明确要求她婚后要与他们共同居住,孩子随娘家姓,求助者的男友没有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求助者结婚后与父母同住,一个多月前求助者顺产一男婴,其父母非常高兴,多次催促报户口,让孩子随求助者的姓,可求助者的丈夫坚决反对,坚持用自己的姓。求助者了解父母的守旧思想,也知道丈夫的自尊心很强,想劝说父母但担心他们生气,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想劝说丈夫又怕引发夫妻矛盾,对今后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求助者不知该如何处理,内心苦恼、烦躁,后悔生了孩子,有时为小事发脾气,甚至与父母及丈夫吵架。最近有时失眠,食欲下降。曾到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温柔善良,孝顺父母,懂事听话,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关键原因是()。A孝顺父亲母亲B存在内心的冲突C目前情绪烦躁D后悔与父母同住

单选题学生李某,年满18岁,损坏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那么,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处理该损失的正确方式是()A李某和其父母均不承担损失,受害人自担B李某和其父母各担一般损失C李某和其父母承担全部损失D李某承担损失,但其父母可以垫付

多选题成年子女选择与父母同住的原因有()A经济原因需要父母财务上的支持B离婚C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的影响D人类各民族共同的传统。

单选题中学生李某某18岁,损毁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若干,对此应该怎么办?()。A由李某父母全部赔偿B李某和父母均不赔偿C李某和父母各半赔偿D李某父母垫付

单选题某学生李某,年满18岁,损坏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500元。对此损失的承担者应该是()。A受损失的人B李某和其父母C李某的父母D李某本人,但其父母可以垫付

单选题大学生赵某,18周岁,骑车不慎撞伤他人,造成受害人经济损失千余元,则()。A赵某赔偿,父母垫付B赵某免责,父母赔偿C赵某与父母各半赔偿D赵某与父母均不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