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火灾中,由于毒性造成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是_。ACO2BNOCSO2DCO

单选题
在火灾中,由于毒性造成人员伤亡的罪魁祸首是_。
A

CO2

B

NO

C

SO2

D

CO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单选题中型塔吊的起重量为()t,适用于工业建筑综合吊装和高层建筑施工。A0.5~2B3~15C20~40D16~20

单选题在《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15258-1999)中,根据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和类别,用_分别进行危害程度的警示。A警告、小L、注意B危险、警告、注意C红色、黄色、蓝色D红色、黄色、白色

多选题对于毒性气体浓度高,毒性不明或缺氧的可移动性作业环境中,可选用的防毒面具有( )。A双罐式防毒口罩B头罩式面具C自给式生氧面具D自给式氧气呼吸器E送风长管式防毒面具

单选题使用钢筋切断机时,手与切刀之间的距离应大于()cm,才能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A8B10C12D15

多选题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2008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min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km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磺15t、甲苯4t、甲酸乙酯10t。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A高锰酸钾B硝酸铵C甲苯D洗衣粉E甲酸乙酯

单选题电气线路应具有足够的绝缘强度、机械强度和导电能力,其安装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当系统接地的形式采用()时,应在电路采用剩余电流保护器进行保护,并且保护应具有选择性。ATN-C系统BTT系统CTN-C-S系统DTN-S系统

单选题根据《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q009)规定,盛装固体的包装应装至其容积的(),盛装液体的包装应装至其容积的98%。A90%B92%C95%D98%

填空题当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不小应小于()N.m,且不应大于()N.m。单扣件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是();双扣件抗滑移承载力设计值是()KN.

单选题乙炔发生系统检修前必须采用()进行彻底置换,采样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检测。A惰性介质B氢气C真空D水

单选题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蒸气和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指这类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遇到火源后就会发生爆炸的( )范围。A温度B浓度C压力D点火能量

问答题某A装饰公司承揽一大型宾馆的装修任务,由B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监理。在施工期间,A单位将其6~10层中的第8层由C单位分包装修。其资质经监理公司审核已具备条件。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搅拌机安装完毕后未经检验就投入使用; 事件二:施工现场电焊作业与喷漆作业在同一场地内同时进行。请结合本案例指出搅拌机的安全控制要点有哪些?

多选题某年某月某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临矿互通,火灾共涉及5个矿区,造成上百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70人。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矿的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个矿区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A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B查明事故的性质和责任C提出事故处理及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所采取措施的建议D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E依法审问和处理事故责任人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觃定,生产经营单位皀仍业人员不服仍管理,远反安全生产觃章制度或者操作觃程皀,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兲觃章制度给予()。A行政处罚B处分C追究刑亊责仸

单选题建筑物按其重要性、生产性质、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分成三类防雷建筑物。下列建筑物中,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是()。A汽油提炼车间B国家特级和甲级大型体育馆C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述筑物D火药制造车间

单选题腐蚀是造成压力容器失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有些工作介质来说,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对压力容器的材料产生腐蚀。因此,要尽力消除这种能够引起腐蚀的条件,下列关于压力容器日常保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盛装一氧化碳的压力容器应采取干燥和过滤的方法B盛装压缩天然气的钢制容器只需采取过滤的方法C盛装氧气的碳钢容器应采取干燥的方法D介质含有稀碱液的容器应消除碱液浓缩的条件

多选题电气火灾爆炸是由电气引燃源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电气引燃源中形成危险温度的原因有:短路、过载、漏电、散热不良、机械故障、电压异常、电磁辐射等。下列情形中,属于因过载和机械故障形成危险温度的有()。A电气设备或线路长期超设计能力超负荷运行B交流异步电动机转子被卡死或者轴承损坏C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或线路发生绝缘老化和变质D电气线路或设备选型和设计不合理,没考虑裕量E交流接触器分断时产生电火花

填空题楼板支撑计算中,()可以进行楼板支架的拆撑计算。

单选题防止电气误操作的技术措施是()。A严禁执行“两票三制”B微机开操作票C装设防误操作装置D完善万能钥匙使用和保管制度

问答题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有哪些?

多选题2011年11月29日4时,A铁矿390平巷直竖井的罐笼在提升矿石时发生卡罐故障罐笼被撞破损后卡在距离井口2.5m处,当班绞车工甲随即升井向矿长乙和维修工丙报告后,乙和丙下井检修。丙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3次对罐笼角、井筒护架进行切割与焊接,切割与焊接作业至7时结束。随后乙和丙升井返回地面。 当日7时29分,甲在绞车房发现提升罐笼的钢丝绳异动,前往井口观察,发现直竖井内起火,当即返回绞车房,关闭向井下送电的电源开关。并立即升井向乙和丙报告。随后甲和丙一起下井,到达390平巷时烟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m,甲和丙前行到达离起火直竖井约300m处,无法继续前行,遂返回地面向乙汇报,乙立即报警,调矿山救护队救援,并启动A矿山应急救援预案。 截至11月27日10时,核实井下被困人员共122人,其中救护队救出52人,70人遇难,遇难人员中包括周边的4座铁矿61名井下作业人员。 事故调查发现,A铁矿与周边的4座铁矿越巷开采,井下巷道及未互相贯通,各矿均未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且安全出口和标志均不符合安全规定 事故调查组确认,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丙在切割与焊接作业时,切割下来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引发火灾。该起事故的经济损失包括:人员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9523万元,善后处理费用3052万元,财产损失1850万元,停产损失58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万元。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这起事故中,当甲发现盲竖井内起火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A设法使盲竖井风流反向B设法加大盲竖井风速。C用灭火器灭火,灭火无效时迅速撤离D向A铁矿调度室报告火情E通知现场人员撤离

单选题道路运输车辆行驶的主动安全性是指车辆本身防止或减少交通事故的能力,主要与()等有关.A车辆的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B车辆上安装的气囊、安全带、配置的灭火器C车辆的制动性、动力性以及安全带、气囊等设施D车辆的定期检测、安装安全玻璃、防爆胎装置

多选题为了防止锅炉事故,常在( )处安装防爆门。A省煤器B炉膛C烟道D过热器E放水管

多选题安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范畴包括( )。A能力B性格C需要与动机D情绪与情感E意志

多选题某汽车生产厂焊装车间主要承担白车身总成的焊装、铆接、铰接、螺柱焊接以及磨光检验等工作。主要焊接总成有:白车身总成、前地板总成、后地板总成、发动机框架总成、车身下体梁架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前车门和后门总成、尾门总成及发动机盖分总成以及其他移动件分总成等。焊装车间主要工艺流程为:地板焊接→左右侧围焊接→车身主焊接→调整→四门二盖焊接。该车问应采取的主要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有()。A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如通风设施等B个体防护措施,如电焊面罩C职业健康监护措施,如职业健康体检等D定期旅游度假

单选题下列关于起重机械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作业前先检查清理作业场地,确定搬运路线B开机作业前,必须鸣铃或示警C利用主、副钩同时进行吊装作业D司机在正常操作过程中不允许带载增大作业幅度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关于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生产设施应符合的要求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与生产规模、产品品种相适应并符合安全主产要求的生产厂房和储存仓库BA1级建筑物应设有安全防护屏障CC级建筑物的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5.2㎡DA2级建筑物应单人单栋使用

问答题仪用气储气罐为什么要进行疏水工作?有何规定?

多选题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000t储罐的风险小。“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当储罐的容积一定时,罐内装的植物油越少,罐的事故风险度越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原因是()。A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大。B罐内植物油少到一定程度时,植物油蒸发的气态物质占有较大空间,这些气态物质发生事故的风险度比植物油发生事故的风险度高得多,此种情况下储罐的事故风险度未必小。C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D储罐事故发生风险度不只与植物油的多少有关,还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所以仅由储存植物油的多少判断储罐事故风险度是不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