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缓冲通信中的临界资源是()A、消息缓冲队列B、接收区C、发送区D、消息缓冲区

消息缓冲通信中的临界资源是()

  • A、消息缓冲队列
  • B、接收区
  • C、发送区
  • D、消息缓冲区

相关考题:

流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_____ A.校验比特错误B.防止发送方缓冲区溢出C.防止接收方缓冲区溢出D.防止接收放与发送方之间冲突

在消息缓冲通信方式中,临界资源为( )。 A 发送进程B 消息队列C 接收进程D 信箱

消息缓冲机制中,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之间存在有用来存放被传送消息的缓冲区,所以,它们之间存在对临界资源的使用问题。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进程通信就是进程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系统中各进程异步执行,但有些进程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联系,以便协调一致地完成指定任务。这种联系就是通过交换一定数量的信息实现的。消息缓冲通信技术是一种高级通信机制,由Hansen首先提出。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生产者—消费者关系”原理,利用公共消息缓冲区实现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1.试叙述高级通信机制与低级通信机制P、V原语操作的主要区别。2.试解释消息缓冲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3.消息缓冲通信机制中提供发消息的原语Send(receiver,a)和接受消息原语Receive(a)。调用参数a分别表示发送消息的内存区首地址或接受进程的内存消息区首地址。试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并用P、V操作原语实现Send和Receive原语。

进程P通过缓冲区K不断向n个进程Qi(1≤i≤n)发送消息,消息大小与缓冲区K一样。为了使每个接收进程都应该接收到与发送次序一样的消息序列,需要配置(23)。A.2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1,0B.2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1,n,C.3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1,0,0D.3个信号量,初值分别为1,1,0

IDS高可用复制系统(HDR)中,主机用于发送逻辑日志的共享内存缓冲区为()。 A.恢复缓冲区B.接收缓冲区C.逻辑日志缓冲区D.HDR发送缓冲区

IDS高可用复制系统(HDR)中,备机用于接收逻辑日志的共享内存缓冲区为()。 A.恢复缓冲区B.HDR发送缓冲区C.接收缓冲区D.逻辑日志缓冲区

利用内存中若干公共缓冲区组织成队列,以实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称为A.共享内存B.消息机制C.管道通信D.套接字

流量控制是为( )所需要的。A.发送方缓冲区溢出B.比特错误C.接收方缓冲区溢出D.接收方与发送方之间冲突

使用异步通信原语时,发送者在消息发送完成以前为什么不能使用缓冲区?该如何解决?

消息缓冲通信时,当()执行到receive系统调用命令时,也产生自愿性中断,进入操作系统核心;操作系统将消息内容从消息缓冲区复制到接收者空间中,然后收回()。

下列()内存结构是Oracle所具有的。A、软件代码区B、系统全局区C、排序区D、会话消息区E、数据缓冲区

消息缓冲通信中的临界资源是()。A、消息队列B、消息缓冲区C、发送区D、接收区

PV过程使用的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是()。A、信号量传递B、缓冲区通信C、管道通信D、信箱通信E、消息通信

在SYN洪泛攻击中,攻击者的目的是()。A、对消息进行篡改B、进行会话劫持C、使连接队列超过上限D、导致缓冲区溢出,获得ROOT权限

利用内存中若干公共缓冲区组织成队列,以实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称为()A、共享内存B、消息机制C、管道通信D、套接字

IDS高可用复制系统(HDR)中,备机用于接收逻辑日志的共享内存缓冲区为()。A、恢复缓冲区B、HDR发送缓冲区C、接收缓冲区D、逻辑日志缓冲区

IDS高可用复制系统(HDR)中,主机用于发送逻辑日志的共享内存缓冲区为()。A、恢复缓冲区B、接收缓冲区C、逻辑日志缓冲区D、HDR发送缓冲区

试说明消息缓冲通信方式中消息缓冲区的数据结构.

单选题IDS高可用复制系统(HDR)中,备机用于接收逻辑日志的共享内存缓冲区为()。A恢复缓冲区BHDR发送缓冲区C接收缓冲区D逻辑日志缓冲区

单选题在SYN洪泛攻击中,攻击者的目的是()。A对消息进行篡改B进行会话劫持C使连接队列超过上限D导致缓冲区溢出,获得ROOT权限

填空题消息缓冲通信时,当()执行到receive系统调用命令时,也产生自愿性中断,进入操作系统核心;操作系统将消息内容从消息缓冲区复制到接收者空间中,然后收回()。

单选题IDS高可用复制系统(HDR)中,主机用于发送逻辑日志的共享内存缓冲区为()。A恢复缓冲区B接收缓冲区C逻辑日志缓冲区DHDR发送缓冲区

问答题使用异步通信原语时,发送者在消息发送完成以前为什么不能使用缓冲区?该如何解决?

单选题消息缓冲通信中的临界资源是()。A消息队列B消息缓冲区C发送区D接收区

问答题试说明消息缓冲通信方式中消息缓冲区的数据结构。

单选题消息缓冲通信中的临界资源是()A消息缓冲队列B接收区C发送区D消息缓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