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已知K原子共振线双重成分的波长等于769.898nm和766.49nm,则该原子4p能级的裂距为()eV。A、7.4×10-2B、7.4×10-3C、7.4×10-4D、7.4×10-5

若已知K原子共振线双重成分的波长等于769.898nm和766.49nm,则该原子4p能级的裂距为()eV。

  • A、7.4×10-2
  • B、7.4×10-3
  • C、7.4×10-4
  • D、7.4×10-5

相关考题: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铅的原理,以下叙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样品经预处理使铅以离子状态存在B、试液中铅离子被火焰的高温变成基态原子C、基态原子吸收来自铅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共振线D、空心阴极灯发出波长为228.8nm的共振线E、对共振线的吸收值与样品中铅含量成正比

钠原子的第一共振线的波长为 588.9nm和589.5nm,它们的激发 能是( ) A.2.10evB.0.21evC.21.0evD.0.021ev

在同种元素的原子中,不同轨道的电子被击后,产生的波长不同,其波长规律是: ( )A.K>L>M>NB.L>K>M>NC.M>L>K>ND.KE.M

不同的测定方法采用不同的测量波长,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食物中的铁时,使用的共振线是A.248.3nmB.660nmC.410nmD.530nmE.620nm

已知f(x)在(-∞,+∞)上是偶函数,若f‘(-x0)=-k≠0,则f‘(x0)等于:A.-KB.KC. -1/KD.1/K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待测元素的原子从基态到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谱线是( )。A.共振发射线B.共振吸收线C.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D.一般谱线

在共振检测中,基本共振出现在材料厚度为()A、输入声波波长的1/2B、等于输入声波波长C、输入声波波长的1/4D、输入声波波长的2倍

笛子的原理基于()。A、1/2波长共振原理;B、1/3波长共振原理;C、1/4波长共振原理;D、1/5波长共振原理;E、1/6波长共振原理。

关于玻尔的原子模型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不再是围绕原子核运动的B、电子必须遵循特定的轨道C、电子不能出现在轨道之间D、在轨道之间的“跃迁”等于放出特定波长的原子谱线

食品中的锌经火焰原子化后,吸收共振线的波长是()A、248.3nmB、213.8nmC、283.3nmD、324.8nmE、228.8nm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电离度增大会产生()减弱,()增强。A、原子线;离子线B、离子线;共振线C、共振线;分析线D、分析线;原子荧光

已知锂原子主线系最长波长为λ1=670.74nm,第二辅线系的线系限波长为λ∞=351.9nm,则锂原子的第一激发电势和电离电势依次为()(已知R=1.09729*107m-1)A、0.85eV,5.38eVB、1.85V,5.38VC、0.85V,5.38VD、13.85eV,5.38eV

氢原子的运动速率等于它在300K时的方均根速率时,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质量为M=1g,以速度v=1cm·s-1运动的小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

解释下列名词: (1)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 (2)原子线和离子线; (3)等离子体; (4)谱线的自吸; (5)共振线和主共振线。

原子蒸气吸收特定波长光辐射的能量而被激发,受激原子在去激发过程中发射出一定波长的光辐射,当激发辐射的波长与所产生的荧光波长相同时,这种荧光称为()。A、敏化荧光B、直跃线荧光C、阶跃线荧光D、共振荧光

已知锂原子光谱主线系最长波长为670.7nm,辅线系线系限波长为351.9nm,则Li原子的电离电势为()A、5.38VB、1.85VC、3.53VD、9.14V

氢原子的运动速率等于它在300K时的方均根速率时,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质量为M=1g,以速度u=1cm.s-1运动的小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普朗克常量为h=6.63X10-34J·s,玻尔兹曼常量k=1.38×10-32J·K-1,氢原子质量mH=1.67×10-27kg)

钠原子的第一共振线的波长为588.9nm和589.5nm,它们的激发能是()A、2.10evB、0.21evC、21.0evD、0.021ev

问答题解释下列名词: (1)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 (2)原子线和离子线; (3)等离子体; (4)谱线的自吸; (5)共振线和主共振线。

单选题笛子的原理基于()。A1/2波长共振原理;B1/3波长共振原理;C1/4波长共振原理;D1/5波长共振原理;E1/6波长共振原理。

单选题原子蒸气吸收特定波长光辐射的能量而被激发,受激原子在去激发过程中发射出一定波长的光辐射,当激发辐射的波长与所产生的荧光波长相同时,这种荧光称为()。A敏化荧光B直跃线荧光C阶跃线荧光D共振荧光

单选题原子蒸气受具有特征波长的光源照射后,其中一些自由原子被激发跃迁至较高能态,然后以直接跃迁形式回复到基态,当激发辐射的波长与所产生的荧光波长相同时,这种荧光称为()。A敏化荧光B直跃线荧光C阶跃线荧光D共振荧光

单选题指出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A原子荧光法中, 共振荧光发射的波长与光源的激发波长相同B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共振荧光发射波长比光源的激发波长长C原子荧光法中, 荧光光谱较简单, 不需要高分辨率的分光计D与分子荧光法一样, 原子荧光强度在低浓度范围内与荧光物质浓度成正比

单选题若已知K原子共振线双重成分的波长等于769.898nm和766.49nm,则该原子4p能级的裂距为()eV。A7.4×10-2B7.4×10-3C7.4×10-4D7.4×10-5

单选题食品中的锌经火焰原子化后,吸收共振线的波长是()A248.3nmB213.8nmC283.3nmD324.8nmE228.8nm

填空题氢原子的运动速率等于它在300K时的方均根速率时,它的德布罗意波长是()Å。(普朗克常量为h=6.63×10-34J·s,玻尔兹曼常量k=1.38×10-23J·K-1,氢原子质量mH=1.67×10-27kg)

单选题在共振检测中,基本共振出现在材料厚度为()A输入声波波长的1/2B等于输入声波波长C输入声波波长的1/4D输入声波波长的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