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是()(填元素符号)。

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是()(填元素符号)。


相关考题:

某原子失去2个核外电子后的核外电子排布与Ar原子相同。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原子序数为()。

某元素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该元素原子序数为(),此元素符号为()。

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核内质子数为(),元素符号为()。

碳的原子量是(),原子序数为(),元素符号为()。

某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1,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l1,核内质子数为11 ,元素符号为( )

原子序数递增或递减并不影响元素原子半径的任何变化。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钠到非金属元素氯,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也递增。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A.B.Z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C.原子序数:Z>Y>XD.原子半径关系:X

A、B、C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1-8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元素的符号为____________,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写出原子序数为11,19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并指出: a.属于哪一周期,哪一族? b.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有关“镧系收缩”的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A、f区元素的原子半径递变幅度比其它周期大B、“镧系收缩”是指镧系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递减C、“镧系收缩”是指镧系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呈快速减小的趋势D、由于“镧系收缩”效应,Nb、Ta的原子半径相近,它们的分离困难E、除f区外,其它区元素随着元素原子序数增加,原子半径没有收缩现象

用元素符号填空:(均以天然存在为准)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原子中3d半充满的元素是(),原子中4p半充满的元素是(),电负性差最大的两个元素是(), 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硼族元素的原子都属缺电子原子,而硼原子的缺电子性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原因是()A、原子的半径最小,电离能最高B、原子的半径最小,电负性最大C、原子的非金属性最强D、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有空2P轨道

碳族元素中,碳和其它元素相比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A、原子量最小B、核电荷最少C、原子半径最小,电负性最大,电离能最高,又没d轨道D、原子半径最小

原子序数递增或递减并不影响元素原子半径的任何变化。

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钠到非金属元素氯,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也递增。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减,原子半径不由大变小是()。A、碱金属B、卤素C、同一族的元素D、同一周期的元素

在X荧光内标元素加入法中,对于原子序数(Z)大于23号的待测元素的Kα线,原子序数为的()元素是理想的内标元素。

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原子半径最大的是();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常温下能形成有颜色气体单质的是()。(均填元素符号)

下列关于硼族元素某些基本性质的叙述,错的是()A、随原子序数增大,金属性增强B、随原子序数增大,原子的共价半径增大C、随原子序数增大,低氧化态稳定性增强D、随原子序数增大,电负性减小

关于电负性含义错误的是()。A、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称为电负性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加逐渐变大C、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减小D、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已知某元素为第四周期元素,其二价离子的外层有18个电子,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元素符号为(),在周期表中的()区,第()族。

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为+6,最外层电子数为1,原子半径是同族中最小的,试写出该元素的电子结构式、名称及元素符号。

单选题关于电负性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称为电负性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加逐渐变大C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减小而减小D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而减小

填空题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是()(填元素符号)。

单选题我们可以从元素周期表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A元素的原子序数B元素的电子结构C元素的来源D元素的原子半径

填空题在原子序数1~18号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原子半径最大的是();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常温下能形成有颜色气体单质的是()。(均填元素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