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法观测渗流量时,需将渗漏引入容器内,测定渗漏水的容积和冲水时间,即可求得渗漏量,两次测值之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A、2%B、5%C、7%D、9

容积法观测渗流量时,需将渗漏引入容器内,测定渗漏水的容积和冲水时间,即可求得渗漏量,两次测值之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

  • A、2%
  • B、5%
  • C、7%
  • D、9

相关考题:

渗漏量的观测,容积法适用于渗漏量小于( )的情况,且容积充水时间不得小于A.。B.1L/s、10s;C.2.5L/s、20s;D.5L/s、30s;E.10L/s、60s。

渗漏量的观测,容积法适用于渗漏量小于()的情况,且容积充水时间不得小于A.1L/s、10s;B.1L/s、10s;C.2.5L/s、20s;D.5L/s、30s;E.10L/s、60s。

用容积法观测渗流量时,要求充水时间不得少于( )。A.5sB.10sC.15sD.20s

当渗漏量较小(小于1 L/S)时,应采用( )观测A.测流速法B.量水堰法C.容积法D.浮标法

用流速法观测渗流量,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两次平均值的( )A.5﹪B.10﹪C.20﹪

用容积法测渗流时,两次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两次测得渗流量平均的( )A.10﹪B.5﹪C.20﹪

量水堰测渗漏量,所测堰上水头,两次读数差不得大于()。A.1.0Cm;B.0.5Cm;C.2mm;D.1mm。

试坑单环注水试验结束的稳定条件是,向环内注水使之保持10cm高的水深,开始每隔5min量测一次,连续观测5次,之后每隔20min量测一次,并至少连续量测6次,当( )时,试验即可结束。A.连续5次量测的注入量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流量的10%B.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量之差小于11/minC.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量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流量的10%D.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量之差小于101/min

当渗漏量小于1L/s时,不适合于采用量水堰量测,而应采用容积法量测。

用容积法测量渗流量时,充水时间不得少于()。平行两次测量的读数差不应大于平均值的5%。A、3sB、10sC、60s

用流速法观测渗流量,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两次平均值的()A、5﹪B、10﹪C、20﹪

在冻土密度试验中,充砂法测筒的容积应进行3次平行测定,并取3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各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应大于()。A、1mLB、2mLC、3mLD、4mL

某厂集水井(渗漏)有效容积按一台渗漏泵工作10min来设计,假设渗漏泵流量为140m3/h,厂房内渗漏水55m3/h,试计算渗漏集水井有效容积?

坝体渗漏水和坝基渗漏水应分别量测。

当渗漏量小于()时,适合于采用容积法量测。A、小于1L/sB、小于5L/sC、小于10L/s

容积法观测渗流量时,将渗漏水引入容器内的充水时间不得小于3s。

渗流量观测包括渗漏水的流量及其水质观测,水质观测中包括渗漏水的()。A、温度观测B、透明度观测C、化学成分分析D、水位观测

用容积法测渗流时,两次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两次测得渗流量平均的()A、10﹪B、5﹪C、20﹪

用容积法观测渗流量时,要求充水时间不得少于()。A、5sB、10sC、15sD、20s

容积法观测渗流量时,需将渗漏水引入容器内,测定渗漏水的容积和充水时间(),即可求得渗漏量,两次测值之差不得大于()。

当渗漏量较小(小于1l/s)时,应采用()观测A、测流速法B、量水堰法C、容积法D、浮标法

单选题试坑单环注水试验结束的稳定条件是,向环内注水使之保持10cm高的水深,开始每隔5min量测一次,连续观测5次,之后每隔20min量测一次,并至少连续量测6次,当()时,试验即可结束。A连续5次量测的注入量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流量的10%B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量之差小于11/minC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量之差不大于最后一次流量的10%D连续2次量测的注入量之差小于101/min

多选题渗流量观测包括渗漏水的流量及其水质观测,水质观测中包括渗漏水的()。A温度观测B透明度观测C化学成分分析D水位观测

填空题容积法观测渗流量时,需将渗漏水引入容器内,测定渗漏水的容积和充水时间(),即可求得渗漏量,两次测值之差不得大于()。

单选题容积法观测渗流量时,需将渗漏引入容器内,测定渗漏水的容积和冲水时间,即可求得渗漏量,两次测值之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A2%B5%C7%D9

单选题用容积法测渗流时,两次观测值之差不得大于两次测得渗流量平均的()A10﹪B5﹪C20﹪

单选题用流速法观测渗流量,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两次平均值的()A5﹪B10﹪C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