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行细光束经一个薄透镜后汇聚于镜后200mm处,则该透镜的焦距f′等于()(mm)。

一平行细光束经一个薄透镜后汇聚于镜后200mm处,则该透镜的焦距f′等于()(mm)。


相关考题:

平行光线经( )折射后将会聚于一点。A.凹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平行光线经 ( )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将汇聚于一点。A.凹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单色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在宽度为1. 0mm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2. 0m的会聚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平面处屏幕上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2. 0mm,则入射光波长约为:

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要使一束平行的细光束通过透镜 变为一束平行的粗光束,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一束平行光入射()后,出射光仍为平行光束。A、球柱镜B、正透镜C、负透镜D、三棱镜

平行光线经()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将汇聚于一点。A、凹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平行光线经()折射后将会聚于一点。A、凹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一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放置在一平行光束的路径上,另一只焦距为10cm的透镜放置在离第一只透镜()cm远的地方(两透镜共轴),才能使从第二个透镜出来的光还是平行光.

球面像差的概念是:()A、轴线上宽光束光线与窄光束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成像不能汇聚为一点B、光轴外的某一物点向透镜发出的一束平行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在像平面上形 成不对称的弥散光斑C、垂直于光轴的物平面经光学系统后不能成像在同一平面D、远轴光线与近轴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成像不能汇聚为一点E、物体通过光学系统所呈的像在形状上发生的变形

平行光线经()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将会聚于一点。A、凹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任意一组平行光束经透镜折射后,出射光线都会聚于()。A、焦点上B、焦平面上C、主点与焦点间

一薄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为f1,一薄凹透镜的焦距大小为f2,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平行光入射两透镜组合的系统后出射光仍为平行光?()A、f1f2B、f1=f2C、f1f2D、以上全都可以

照相机的透镜往往采用两个薄透镜胶合而成.一个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为焦距为15cm的凹透镜,那么这一透镜组的焦距为()cm

正透镜(凸透镜)具有()像方焦距,对光束起()作用;负透镜(凹透镜)的像方焦距是(),对光束起()作用。

常用的平行光管的透镜焦距约为200mm~600mm,其焦距越长,误差越小,精度越高。

一束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宽度为1.0mm的单缝上,在缝后放一焦距为2.0mm的汇聚透镜。已知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中央明纹的宽度为2.0mm,则入射光波长约为()。

填空题照相机的透镜往往采用两个薄透镜胶合而成.一个是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为焦距为15cm的凹透镜,那么这一透镜组的焦距为()cm

单选题像方焦距为2m的薄透镜,物在透镜前8m处,像在透镜后()处。A5.67mB2.67mC4.67mD1.67m

单选题小明将一个苹果从距凸透镜一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距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则苹果所成的像的大小为()。A不变B逐渐减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填空题正透镜(凸透镜)具有()像方焦距,对光束起()作用;负透镜(凹透镜)的像方焦距是(),对光束起()作用。

单选题平行光线经()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将汇聚于一点。A凹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单选题一束平行光入射()后,出射光仍为平行光束。A球柱镜B正透镜C负透镜D三棱镜

单选题球面像差的概念是:()A轴线上宽光束光线与窄光束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成像不能汇聚为一点B光轴外的某一物点向透镜发出的一束平行光线经光学系统后在像平面上形 成不对称的弥散光斑C垂直于光轴的物平面经光学系统后不能成像在同一平面D远轴光线与近轴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成像不能汇聚为一点E物体通过光学系统所呈的像在形状上发生的变形

填空题一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放置在一平行光束的路径上,另一只焦距为10cm的透镜放置在离第一只透镜()cm远的地方(两透镜共轴),才能使从第二个透镜出来的光还是平行光.

单选题平行光线经()折射后将会聚于一点。A凹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

填空题一平行细光束经一个薄透镜后汇聚于镜后200mm处,则该透镜的焦距f′等于()(mm)。

单选题平行光线经()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将会聚于一点。A凹面镜B凸面镜C凹透镜D凸透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