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开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B、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C、企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开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 B、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 C、企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相关考题:

门框上贴春联始予( ).A.汉代B.唐代C.五代十国时期D.宋代E.元代

春联也叫()

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林海雪原、沃野龙江麦浪滔”与“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映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A、黑龙江、海南B、河南、江西C、辽宁、江苏D、陕西、云南

春联往往折射着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1974年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1980年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1980年春联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1974年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由于()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以下属于“春联”的特点的是()。A、工整B、对偶C、简洁D、精巧

《对春联》是中国文学上的一个与诗相同的文体。

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后50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般还要贴春联,这是从最初的桃符演变而来的,但真正普及到民间,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因为明代一位皇帝非常喜欢贴春联和写春联,春联两字就是由他正式命名的。这位皇帝是()A、明太祖朱元璋B、明成祖朱棣C、明世宗朱厚熜D、明思宗朱由检

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写在自己家门口的春联经常被人偷偷揭去,令他很是苦恼。后来他在除夕夜又写了一副,但只让家人贴出春联的上半截,春联居然没有被再偷,第二天他再接着贴上下半截。这副春联的下半截分别是“今朝至”和“昨夜行”,请问它的上半截分别写的是()A、春风春雨,新年新岁B、福无双至,祸不单行C、莺啼北星,燕语南郊D、悠悠乾坤,昭昭日月

春节贴春联之风盛行是在()A、明朝B、宋朝C、清朝D、唐朝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多少年前?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但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春联的普及与明朝的哪位皇帝有关?

“春联”的说法始于明朝。

贴春联起源于我国周代。“新年纳余庆,嘉年号长春”是人们公认的我国第一幅春联,它的作者是谁?()A、诸葛亮B、陶渊明C、孟旭D、李白

写春联、对春联、贴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习俗,为提升春晚的文化品位,烘托大年夜的喜庆气氛。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通过电视向全国的观众征集春联对句,引起全国观众的广泛关注。“春晚迎春春不晚”、“《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百善孝为先常回家看看”,这些春联古意新思,借鉴了对联这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既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这表明() ①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 ②注入时尚元素的文化作品更具生命力 ③大众传媒为人们传承和享用文化提供了物质载体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A、②③B、①③C、③④D、②④

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 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的辛勤劳动B、农业经济的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

贴春联

判断题我们今天所见的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出现在清代。 ( )A对B错

判断题“春联”的说法始于明朝。A对B错

单选题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般还要贴春联,这是从最初的桃符演变而来的,但真正普及到民间,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因为明代一位皇帝非常喜欢贴春联和写春联,春联两字就是由他正式命名的。这位皇帝是()A明太祖朱元璋B明成祖朱棣C明世宗朱厚熜D明思宗朱由检

填空题春节的习俗之一是贴春联,春联在我国古代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常说的()。

问答题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但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春联的普及与明朝的哪位皇帝有关?

判断题《对春联》是中国文学上的一个与诗相同的文体。A对B错

单选题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的1974年、1980年、1983年贴出的三幅春联: 1974年的春联是: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的春联是: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3年的春联是: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农民的辛勤劳动B农业经济的发展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

单选题中国最早的春联是谁写的?A孟子B孟昶C王安石D明太祖

单选题春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春联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春联中,反映建国后50年代后期社会状况的是()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填空题春联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