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量油尺测量水高,应()。A、先读水高后读油高B、先读油高后读水高C、同时读油高.水高D、先读出油水参照高度后读出油高再求出两者之差得水高

使用量油尺测量水高,应()。

  • A、先读水高后读油高
  • B、先读油高后读水高
  • C、同时读油高.水高
  • D、先读出油水参照高度后读出油高再求出两者之差得水高

相关考题:

使用测深量油尺测量油品中水高的方法和使用检水尺不同。()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示水膏是在测量水高时将其涂在检水尺上,可清晰显示出油水界面在()上的位置。 A.油罐B.检水尺C.量油尺尺带D.量油尺尺铊

用测深量油尺测油罐油高时,如果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差大于(),应重新测量。 A.1mmB.2mmC.0.1mmD.0.2mm

用量油尺测量容器内()的操作,称为检空尺。 A.检尺口高度B.水高C.空距D.参照高度

用量油尺测量容器内()的过程称为检尺。 A.水高B.油高C.检尺口高度D.参照高度

下列关于水高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应( )。A.水高测量在测量油高之前进行B.水高测量在测量油高之后进行C.水高测量与测量油温同时进行D.轻油水高测量在测量油高之后进行;重油水高测量在测量油高之前进行

水高超过300mm,使用量油尺测量水高,不包括尺砣的长度。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用量油尺测量油品高度时,根据规定,量油尺测量油高的重复性误差为()A、±2mmB、±0.5mmC、±1mmD、±3mm

用量油尺测量实际油高时,应测量两次,两次测量值之差应不大于(),取第一次测量值为实际油高值。A、0.5mmB、1mmC、1.5mmD、2mm

示水膏是在测量水高时,将其涂在检水尺上,可清晰显示出油水界面在()上的位置。A、油罐B、检水尺C、量油尺尺带D、量油尺尺铊

下列关于水高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应()。A、水高测量在测量油高之前进行B、水高测量在测量油高之后进行C、水高测量与测量油温同时进行D、轻油水高测量在测量油高之后进行;重油水高测量在测量油高之前进行

必须用检水尺测量水高.量油尺不能测量水高。

水的高度超过检水尺的测量范围时,可使用量油尺测量水高。

使用量油尺测量油高时慢慢送尺的目的是()。A、防止量油尺尺砣过快到达罐底基准点产生冲力尺带下滑使测量值比实际值大B、防止量油尺尺砣过快到达罐底基准点产生冲力尺带下滑使测量值比实际值小C、防止量油尺尺砣过快到达罐底基准点产生冲力尺带下滑使测量值比实际值之差大D、防止量油尺尺砣过快到达罐底基准点产生冲力尺带下滑使测量值比实际值之差小

量油尺尺砣磨损会使测量的油高比容器内的实际油高大。

量油尺尺砣磨损会使测量的油高比容器内实际油高大。()

超过300mm的水高可用量油尺测量。

某卧式油罐,用量油尺测量油高2768mm,水高88mm,计量温度24.5℃,罐内油品在该温度下的体积为()。A、48960LB、48690LC、48900LD、48906L

量油尺测量实际油高时,应测量两次,两次测量值应不大于(),取第一次测量值为实际油高值。A、0.5mmB、1mmC、1.5mmD、2mm

用量油尺测量容器内()的过程,称为检尺。A、水高B、油高C、检尺口高度D、A和C

用测深量油尺测油罐油高时,如果第二次测量值与第一次测量值相差大于()mm时,应重新测量。A、1B、2C、0.1D、0.2

在容器上,测量油高或空距用的()都有适当的参照标记,并指明在检尺操作期间量油尺应保持的位置。

用量油尺测量容器内()的操作,称为检空尺。A、检尺口高度B、水高C、空距D、参照高度

当用示水膏或示水纸不能测量容器底水的高度时,可以用()方法测量。A、量油尺B、测水量油尺C、测深量油尺D、取样器

用取样器法测量容器底水高度时,如果在提出取样器时发现底阀渗漏,就()A、改用量油尺测量B、可用样品测量水高C、必须废弃样品,重新取样D、不能测量

单选题用取样器法测量容器底水高度时,如果在提出取样器时发现底阀渗漏,就()A改用量油尺测量B可用样品测量水高C必须废弃样品,重新取样D不能测量

单选题当用示水膏或示水纸不能测量容器底水的高度时,可以用()方法测量。A量油尺B测水量油尺C测深量油尺D取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