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792电位法测定石油产品硫醇硫时当电位变化小于()mV/0.1mL时,即为终点。A、1B、2C、5D、6

GB/T1792电位法测定石油产品硫醇硫时当电位变化小于()mV/0.1mL时,即为终点。

  • A、1
  • B、2
  • C、5
  • D、6

相关考题:

细胞静息电位为-90mV,当其受到刺激后变为-100mV时的膜电位变化成为( )A.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去极化

电位滴定法测定喷气燃料中硫醇性硫含量的原理是:硝酸银与硫醇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醇银沉淀,滴定终点用指示剂颜色的转变来判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GB/T1792电位滴定法测定馏分燃料的硫醇硫含量时镀银-硫化银电极表层时,应注意()。 A、滴定过程中,要转动电极B、仪器安装时,电极银丝深度不能高出液面,也不应过深C、搅拌速度要适当D、银丝表面处理必须达到光亮、洁净

GB/T1792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硫醇硫使用的标准滴定溶液是硝酸银-异丙醇溶液,异丙醇的作用是()。 A、增大硝酸银在试样中的溶解度B、减少硫醇银沉淀吸附硝酸银沉淀的倾向C、硫醇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醇银溶液吸附硝酸银D、指示终点明显

GB/T1792测定硫醇硫时,若()共存,与只有硫醇存在相比初始电位应更负。 A、硫醇B、元素硫C、硫化氢D、硫醚

GB/T1792馏分燃料中硫醇硫测定法规定,当试样中元素硫存在过量时,硫化银沉淀的终点与硫醇银位置相比(),按硫醇硫进行计算。 A、超前B、滞后C、相同D、无法判断

直接电位法中,采用标准加入法定量时,要求加入的标准溶液体积小于试液体积100倍,浓度也小于100倍,控制加入标准缓冲溶液后的试液电位值变化达20~30mv。()

GB/T1792电位滴定法馏分燃料硫醇硫所用玻璃电极不用时应浸入()中。A、铬酸洗液B、蒸馏水C、硝酸银醇溶液D、硫化钠溶液

电位滴定法测定硫醇硫有什么优点?

电位滴定法测定馏分燃料油中硫醇硫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细胞静息电位为-100mV,当其受到刺激后变为-110mV时的膜电位变化成为()A、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去极化

GB/T1792电位滴定法测定硫醇硫所用滴定剂,使用前通入氮气数min,其目的是排除滴定溶液中的()。A、二氧化碳B、溶解氧C、硫化氢D、二氧化硫

电位滴定法测定馏分燃料的硫醇硫含量时镀银–硫化银电极使用()。

GB/T1792电位滴定法测定馏分燃料中硫醇硫含量的原理是:硝酸银与()反应,生成难溶的(),滴定终点由电极之间的电位突跃来指示。

电位滴定法测定轻质燃料的硫醇含量时,若电极指示不灵敏,应如何处理?

GB/T1792测定硫醇硫时,若硫醇和()两者共存,与只有硫醇存在相比初始电位更负。

硫醇硫电位滴定法是用玻璃参比电极和银—硫化银指示电极之间的()来指示滴定终点A、电位突跃B、PH值C、颜色变化

GB/T1792电位滴定法测定馏分燃料硫醇硫所用玻璃电极不用时应浸入()中。A、铬酸洗液B、蒸馏水C、硝酸银醇溶液D、硫化钠溶液

GB/T1792电位滴定法测定石油产品硫醇硫使用的标准滴定溶液时硝酸银-异丙醇溶液,异丙醇的作用是()。A、增大硝酸银在试样中的溶解度B、减少硫醇硫沉淀吸附硝酸银沉淀的倾向C、硫醇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醇银溶液吸附硝酸银D、指示终点明显

GB/T1792电位滴定法测定硫醇硫所用的指示电极是()。A、玻璃电极B、甘汞电极C、银-硫化银指示电极D、铂电极

关于硫及硫醇在石油馏分别的分布,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醇含量较高的石油,低沸点馏分的硫含量更高一些。B、硫醇通常存在于低沸点馏分。C、随石油馏分沸点上升,硫醇含量无显著变化。D、300℃的石油馏分中几乎不含硫醇。

自然电位测井中含水层自然电位曲线与基线偏移()。A、小于5mv,大于3mvB、小于8mV,大于5mVC、小于6mv,大于4mvD、在3mv以下

电极法测定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在校验指示电极时,如实测结果与标准电位值相差大于()mV,则指示电极需要重新净化或更换。

填空题电极法测定水的氧化还原电位,在校验指示电极时,如实测结果与标准电位值相差大于()mV,则指示电极需要重新净化或更换。

单选题细胞静息电位为-100mV,当其受到刺激后变为-110mV时的膜电位变化成为()A极化B复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去极化

单选题在测量过程中如何判断电极是否达到平衡?()A电位变化≤1mv/min可认为响应达到平衡。B电位变化≤3mv/min可认为响应达到平衡。C电位变化≤5mv/min可认为响应达到平衡。D电位变化≥1mv/min可认为响应达到平衡。E电位变化≥5mv/min可认为响应达到平衡。

单选题细胞静息电位为-90mV,当其受到刺激后变为-100mV时的膜电位变化称为()。A复极化B极化C超极化D反极化E去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