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6年8月晚,在中国电影发祥地上海首先出现了当时称为"西洋影戏"的()等十余部电影短片。
896年8月晚,在中国电影发祥地上海首先出现了当时称为"西洋影戏"的()等十余部电影短片。
相关考题: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蕴涵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A、上海开风气之先B、中国的电影首先在上海出现C、中国人开始拍摄电影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
据《阅世篇》载:“(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挟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充分反映了() ①明末上海商业的发达 ②当时入市的富商巨贾拥有雄厚资金 ③商人的地位贵如王侯 ④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中介机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923年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拍摄了长故事片《()》获得巨大成功。在艺术形式上,它没有像当时大多数中国电影那样盲目模仿西方电影,而是从中国传统的叙事艺术和舞台戏剧学习了许多表现方法运用到影片拍摄之中。《孤儿救祖记》是中国电影成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形式的一个开端。它的成功不仅在经济上拯救了“明星”公司和初兴的中国电影事业、促进了对电影的投资,而且在艺术上奠定了郑正秋在当时电影创作界的领导地位,推动了他的艺术主张的传播。这部影片的成功在使“影戏”风格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占据主流地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2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电影艺术逐步形成了一套创作方法和创作风格,它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对以后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把这种传统称为“()”。“影戏”是3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对电影的通用名称,直到30年代()兴起之后才逐渐被“电影”一词所取代。中国电影传统的形成是与当时的()有着直接的关系的。这一点在当时()、()等人为代表的电影创作主潮中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单选题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蕴涵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A上海开风气之先B中国的电影首先在上海出现C中国人开始拍摄电影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
填空题1931年在上海放映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的影院是?新光大戏院38、1933年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光辉一页,当时在党的领导之下成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