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初国会大选后,()希望组织政党内阁却被袁世凯暗杀。A、梁启超B、王宠惠C、蔡元培D、宋教仁

1913年初国会大选后,()希望组织政党内阁却被袁世凯暗杀。

  • A、梁启超
  • B、王宠惠
  • C、蔡元培
  • D、宋教仁

相关考题:

日本国宪法规定,内阁对国会负责,国会监督内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下院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有权提请英王解散议会,重新组织大选。 A.首相B.内阁委员会C.内阁秘书处

1913年3月20El,袁世凯指使暴徒在上海车站刺杀了主张政党政治的()A.唐绍仪B.宋教仁C.熊希龄D.徐世昌

下列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的先后顺序是()①解散国民党②颁布《中华民国约法》③解散国会④修改《大总统选举法》⑤改内阁制为总统制⑥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A.②④①③⑥⑤B.⑥①③②⑤④C.③④②①⑤⑥D.⑥①②③④⑤

关于政党领袖的不正确说法是( )A.政党领袖就是指政党的领导人或领导集团B.在美国大选中落选的总统候选人不可能为政党的领袖C.西方国家政党领袖一般指个人D.在英国,在野党的领袖是影子内阁的首相

1913年7月,李烈钧在江西起兵,并发布讨袁通电。斥责袁世凯“乘时窃柄,帝制自为,灭绝人道,暗杀元勋。”这里“元勋”指(  )。A.黄兴B.孙中山C.蔡锷D.宋教仁

袁世凯的势力从北方扩展到长江流域是在()A、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B、1913年国会选举后C、镇压二次革命后D、复辟帝制后

1913年10月,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举他为()。

内阁制中央行政制度下,政府的产生是()A、由全国性大选产生B、由在选举中获胜的总统组织成立C、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组成D、直接由国家元首任命

日本内阁的组织机构包括()。A、国会B、总理府C、12个行政省D、内阁的辅助机构E、内阁官房

日本的公务秘书必须了解()。A、国会、内阁、政党的结构B、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C、日本的茶道、花道D、有关机关的详细工作程序

袁世凯为实行独裁统治于1913年春派人暗杀了议会第一大党国民党的领袖()。

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A、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B、宋教仁被刺杀C、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善后大借款”D、张勋复辟帝制

下列袁世凯复辟帝制活动的先后顺序是()①解散国民党②颁布《中华民国约法》③解散国会④修改《大总统选举法》⑤改内阁制为总统制⑥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A、②④①③⑥⑤B、⑥①③②⑤④C、③④②①⑤⑥D、⑥①②③④⑤

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平息武昌起义时,袁世凯提出的要求不包括()。A、次年召开国会B、组织责任内阁C、宽筹军费D、严惩武昌起事人员

国民党和袁世凯斗争主要体现为()。A、国会与总统之争B、内阁与总统之争C、国会与内阁之争D、国会及内阁与总统之争

单选题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在同袁世凯斗争时,斗争方式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即()A由武装斗争到议会斗争B由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C由组织暗杀到组织全国性武装斗争D由政党斗争到发动群众斗争

单选题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C袁世凯解散国会D袁世凯复辟帝制

多选题1913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A段祺瑞拒绝恢复国会B宋教仁被刺杀C袁世凯与日本签订“善后大借款”D张勋复辟帝制

填空题1913年10月,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举他为()。

单选题国民党和袁世凯斗争主要体现为()。A国会与总统之争B内阁与总统之争C国会与内阁之争D国会及内阁与总统之争

单选题1913年3月20El,袁世凯指使暴徒在上海车站刺杀了主张政党政治的()A唐绍仪B宋教仁C熊希龄D徐世昌

判断题1913年10月,袁世凯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A对B错

单选题内阁制中央行政制度下,政府的产生是()A由全国性大选产生B由在选举中获胜的总统组织成立C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组成D直接由国家元首任命

单选题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宋教仁的时间是()A1912年B1913年C1914年D1915年

单选题清廷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平息武昌起义时,袁世凯提出的要求不包括()。A次年召开国会B组织责任内阁C宽筹军费D严惩武昌起事人员

多选题日本内阁的组织机构包括()。A国会B总理府C12个行政省D内阁的辅助机构E内阁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