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筒状工件(r/D<86%=时,选择()。A、K=1的探头B、K=2的探头C、K=2.5的探头D、A、B和C

检测筒状工件(r/D<86%=时,选择()。

  • A、K=1的探头
  • B、K=2的探头
  • C、K=2.5的探头
  • D、A、B和C

相关考题:

大型筒状工件和轴类工件一般多采用并式镀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轮胎规格表示方法:185/70R1486H,其中“185、R”表示(),“86、H”表示()A.“185、R”表示胎面宽、子午线轮胎B.“185、R”表示胎高、子午线轮胎C.“86、H”表示载重指数、速度代号D.“86、H”表示速度指数、载重

粗磨滚珠螺纹时,工件圆周速度取()。A、4~6r/minB、10~15r/minC、25~30r/min

在检测工件的平面度时,可以使用百分表来检测。

在车削工件时,切削热()由切屑带走。A、10%~20%B、30%~50%C、50%~86%

铁磁性材料工件的表面检测宜优先选择磁粉检测的原因,主要是()。A、能直观地显示和观察缺陷的位置、形状、大小和严重程度B、结合使用各种方法,几乎不受工件大小几何形状的影响C、磁粉检测对铁磁性材料工件表面和近表面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表面不开口的缺陷也可检出,可发现微米级宽度的小缺陷D、磁粉检测不污染工件

检测筒状工件内外径之比小于86%时,r/D<86%,应选择()。A、K=1的探头B、K=2的探头C、K=2.5的探头D、以上都对

吊装时为什么要选择工件重心并且捆牢工件?

畸型工件划线时,选择工件安置基面应与()一致。

研磨外圆柱面时,工件转速在直径小于80毫米时为()。A、100r/minB、200r/minC、80r/minD、150r/min

在研磨外圆柱面时,可用车床带动工件,用手推动研磨环在式件上沿轴线作往复运动进行研磨,若工件直径小于80mm时,车床转速应选择()。A、50r/minB、100r/minC、250r/minD、500r/min

在研磨外圆柱面时,若工件直径小于80mm时,车床转速应选择()。A、50r/minB、100r/rainC、250r/minD、500r/min

检测面的选择主要考虑缺陷取向,并结合工件形状和检测技术综合考虑。

在选择扫查方式时,应保证工件的整个检测区域有足够的声束覆盖,并使扫查过程中声束尽量与缺陷垂直。

实际检测中,检测面积大的工件时,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宜采用小晶片探头。

JB/T4730-2005标准规定,超声检测工件材质衰减系数的测定应该:()A、在工件无缺陷完好区域进行B、检测面与底面平行C、选择表面粗糙的部位D、取三处测定的平均值

检测筒状工件时选择K值的应满足()。A、 r/D<86%时,用K=1的探头B、 r/D≤96%时,用K=2的探头C、 r/D≤97.5%时,用K=2.5的探头D、 以上都对

窄束射线和宽束射线,在透照工件时出现下列情况()。A、窄束透照工件时,未散射的透过射线I和工件的散射线IS均到达检测器B、宽束透照工件时,未散射的透过射线I和工件的散射线IS均到达检测器C、窄束透照工件时,只有未散射的透过射线I到达检测器D、以上B和C均正确

千分尺在检测工件尺寸时,首先应()。A、擦拭工件表面B、校对自身的准确度C、把工件放在便于测量的位置D、作好检测记录准备

在渗透探伤法中,为了检测工件中微小的缺陷,应选择水洗性荧光渗透探伤法。

用量规检测工件时,为什么总是成对使用?被检验工件合格的标志是什么?

《起重机械无损检测钢焊缝超声检测》(JB/T 10559—2006)规定,曲面工件对接焊缝检测中,根据被检工件检测面的曲率和材料厚度选择探头角度,并考虑几何临界角的限制,确保声束能扫查到()焊缝厚度。A、85%B、90%C、95%D、整个

检测筒状工件时选择K值应满足()。A、r/D<86%时,用K=1的探头B、r/D≤96%时,用K=2的探头C、r/D≤97.5%时,用K=2.5的探头D、以上都对

单选题窄束射线和宽束射线,在透照工件时出现下列情况()。A窄束透照工件时,未散射的透过射线I和工件的散射线IS均到达检测器B宽束透照工件时,未散射的透过射线I和工件的散射线IS均到达检测器C窄束透照工件时,只有未散射的透过射线I到达检测器D以上B和C均正确

单选题检测筒状工件时选择K值的应满足()。Ar/D<86%时,用K=1的探头Br/D≤96%时,用K=2的探头Cr/D≤97.5%时,用K=2.5的探头D以上都对

判断题检测面的选择主要考虑缺陷取向,并结合工件形状和检测技术综合考虑。A对B错

单选题千分尺在检测工件尺寸时,首先应()。A擦拭工件表面B校对自身的准确度C把工件放在便于测量的位置D作好检测记录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