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3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18年之后的第一个实验结果——已发现的40万个正电子可能自一个共同之,即脉冲星或人们直寻找的暗物质。 丁肇中团队发现宇宙中“暗物质”存在新线索进一步佐证了() ①暗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可知性 ②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③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的 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013年4月3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18年之后的第一个实验结果——已发现的40万个正电子可能自一个共同之,即脉冲星或人们直寻找的暗物质。 丁肇中团队发现宇宙中“暗物质”存在新线索进一步佐证了() ①暗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可知性 ②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③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的 ④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相关考题:

丁肇中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其发现了下列哪类粒子:() A反西格玛负超子B捷普赛粒子C反质子D上述都不是

请问下列哪一位不是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A.李政道B.朱棣文C.李远哲D.丁肇中

华裔诺贝尔奖科学奖得主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琪。其中有一位出生在河南的获奖者,在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获奖,他是()。A、朱棣文B、崔琪C、李政道

杨振宁教授和李政道教授于()年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下述哪些华裔获得过诺贝尔奖()A、丁肇中B、李远哲C、高锟D、钱永健

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多于华人诺贝尔奖获得人数。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获()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为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A、宇称不守恒B、离子束方法C、分子马达D、J”粒子

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因发现一种长寿命、重质量的介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A、丁肇中B、朱棣文C、吴有训D、杨振宁

下面哪位著名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未曾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A、杨振宁B、李政道C、丁肇中D、吴健雄

以下属于“梧桐凤凰”A类人才的有()。 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③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经济学奖)。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华裔科学家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朱棣文和钱学森。

()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A、1975B、1976C、1977

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X射线发现者德国物理学家()。

2013年4月3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首次公布其领导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18年之后的第一个实验结果——已发现的40万个正电子可能自一个共同之,即脉冲星或人们直寻找的暗物质。 暗物质不发光;也就是不发出电磁波,所以看不见,但与通常物质一样,暗物质有引力作用。由此可见() ①暗物质同“物质”是种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②人的意识能反映暗物质的属性和运动规律 ③暗物质同“物质”是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④暗物质颠覆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A、艺术美B、科技美C、生活美D、自然美

丁肇中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是()。A、1957B、1959C、1976D、1977

单选题1976年丁肇中因为发现()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A宇称不守恒B离子束方法C分子马达DJ”粒子

单选题崔琦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A1949B1957C1997D1998

单选题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认为,物理学是在实验与理论紧密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进展的基础在于理论能够解释现有的实验事实,并且还能够预言可以由实验证实的新现象。A李政道B杨振宁C丁肇中D高锟

单选题著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因发现一种长寿命、重质量的介子,而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A丁肇中B朱棣文C吴有训D杨振宁

单选题下面哪位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未曾获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A杨振宁B崔琦C丁肇中D吴健雄

单选题丁肇中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时间是()。A1957B1959C1976D1977

多选题下述哪些华裔获得过诺贝尔奖()A丁肇中B李远哲C高锟D钱永健

单选题丁肇中在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是因为()A发明了分子束方法B研究了“分子马达”C发现了J粒子D发现了宇称守恒定律

填空题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获()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单选题华裔诺贝尔奖科学奖得主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琪。其中有一位出生在河南的获奖者,在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获奖,他是()。A朱棣文B崔琪C李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