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氧细菌的需氧呼吸和厌氧细菌的厌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A、①④B、②③C、④①D、①①

好氧细菌的需氧呼吸和厌氧细菌的厌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①细胞质基质 ②叶绿体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 A、①④
  • B、②③
  • C、④①
  • D、①①

相关考题:

细菌的培养方法有多种,一般培养法、CO-2-培养法、厌氧培养法、微氧培养法等脑炎球菌和某种布鲁氏菌,需要怎样培养A.一般培养法B.CO-2-培养法C.厌氧培养法D.微氧培养法E.专性需氧培养法

大多数病原性细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是A、光合作用B、需氧呼吸C、厌氧呼吸D、需氧发酵E、厌氧发酵

以葡萄糖为例,简述细菌的能量代谢主要有A、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B、厌氧代谢和厌氧呼吸C、发酵,需氧代谢和厌氧呼吸D、需氧代谢和厌氧代谢E、发酵,需氧呼吸和厌氧代谢

细菌依呼吸类型可分为专性需氧菌、专性厌氧 菌与____ 。

微生物不同的呼吸方式产生的能量不同,下列正确的是:A.好氧呼吸>厌氧呼吸B.厌氧呼吸>好氧呼吸C.发酵>好氧呼吸D.发酵>厌氧呼吸

微生物营不同的呼吸方式产生的能量不同,下列正确的是( )。A、好氧呼吸>厌氧呼吸B、厌氧呼吸>好氧呼吸C、发酵>好氧呼吸D、发酵>厌氧呼吸

微生物分解相同量的物质,好氧、厌氧、缺氧产生的能量按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好氧>缺氧>厌氧B.厌氧>缺氧>好氧C.缺氧>好氧>厌氧D.好氧>厌氧>缺氧

A2/O工艺指的是()A、厌氧-厌氧-缺氧B、缺氧-缺氧-厌氧C、缺氧-好氧-缺氧D、厌氧-缺氧-好氧

什么是A2/O法()。A、厌氧B、厌氧/好氧/好氧C、厌氧/缺氧/好氧D、好氧

铁细菌为()菌。A、厌氧B、好氧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否产生CO2是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主要区别B、高等植物进行需氧呼吸,低等植物进行厌氧呼吸C、细胞呼吸的中间产物丙酮酸不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的种子也可以进行细胞呼吸

与厌氧呼吸比较,细胞需氧呼吸特有的代谢产物是()A、丙酮酸B、ATPC、CO2D、H2O

若生物体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生成了大量H2O,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是:()A、产生酒精的厌氧呼吸B、需氧呼吸C、产生乳酸的厌氧呼吸D、厌氧呼吸

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厌氧呼吸。如果它在这两种呼吸过程中产生了等量的CO2。那么,它在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过程中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A、1︰2B、2︰1C、3︰1D、1︰3

现有两瓶密封的罐头已过保质期,甲瓶瓶盖鼓起,乙瓶外观无变化,打开后发现两瓶罐头均已变质。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乳酸②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酒精和CO2③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H2O④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乳酸⑤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酒精A、①④B、③⑤C、②⑤D、②④

细菌对葡萄糖的氧化,是将1分子葡萄糖完全氧化后,产生38分子ATP,此过程称作()呼吸。A、厌氧B、需氧C、发酵D、兼性厌氧

1分子葡萄糖经细菌分解后产生2分子ATP,此过程称()。A、厌氧呼吸B、需氧呼吸C、发酵D、兼性厌氧呼吸

放线菌生长时,对气体的要求是()。A、专性需氧B、专性厌氧C、需加30%CO2D、微需氧或厌氧E、兼性厌氧

土壤淹水后有利于下列微生物的生长的是()。A、兼性厌氧细菌B、专性厌氧细菌C、好氧性细菌D、放线菌和霉菌

根据对氧的要求不同,可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分为()。A、好氧呼吸、厌氧呼吸、兼氧呼吸B、好氧呼吸、厌氧呼吸C、好氧呼吸、兼氧呼吸D、厌氧呼吸、兼氧呼吸

单选题放线菌生长时,对气体的要求是()A专性需氧B专性厌氧C需加30%CO2D微需氧或厌氧E兼性厌氧

单选题培养放线菌时的气体要求是()A专性需氧B专性厌氧C需要30%的CO2D微需氧或厌氧E兼性厌氧

填空题细菌的呼吸类型是厌氧呼吸、()、()。

多选题大多数病原性细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是()A光合作用B需氧呼吸C厌氧呼吸D需氧发酵E厌氧发酵

单选题什么是A2/O法()。A厌氧B厌氧/好氧/好氧C厌氧/缺氧/好氧D好氧

填空题细菌厌氧呼吸时产生的能量()。

单选题铁细菌为()菌。A厌氧B好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