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不挥发溶质(如盐类)的溶液在沸腾条件下受热,使部分溶剂气化为蒸汽的操作称为()。A、精馏B、挥发C、蒸发D、萃取

含有不挥发溶质(如盐类)的溶液在沸腾条件下受热,使部分溶剂气化为蒸汽的操作称为()。

  • A、精馏
  • B、挥发
  • C、蒸发
  • D、萃取

相关考题:

含不挥发性溶质的理想稀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纯溶剂中加入难挥发非电解质作溶质时,所得溶液蒸气压要比纯溶剂的低。()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形成的稀溶液,溶液的沸点会升高。()

溶液后标示的“(1→10)”等符号,是指A.固体溶质1.0 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 ml的溶液B.固体溶质1.0 g或液体溶质1.0 ml加入溶剂10ml中C.固体溶质1.0 g或液体溶质1.0 ml加入9 ml溶剂D.将1 ml溶液稀释至10mlE.将1 ml溶液加水使成10 ml溶液

蒸发操作的特点有( )。A.溶剂不具有挥发性B.溶质具有挥发性C.需不断地供给热能使溶剂沸腾汽化D.溶剂汽化后不需及时排除

在化工生产中,蒸发是指把不挥发物料的溶液加热至沸腾,使溶剂气化,从而获得气体或浓缩,析出固体的单元操作。

利用加热方式使溶液中一部分溶剂气化并除去,以提高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或析出固体溶质的操作叫蒸发。

溶液中溶剂记为1、溶质记为2,则吸附量Γ2(1)的含义为()A、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相等总分子数的溶液相比较,溶质的过剩量B、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等量溶质的溶液相比较,溶剂的过剩量C、单位面积表面相与含有等量溶剂的溶液相比较,溶质的过剩量

中国药典2015版正文中溶液后标示“(1→10)”等符号,系指()。A、固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B、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g的溶液C、液体溶质1.0g加溶剂使成10g的溶液D、固体溶质1.0g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

蒸发是利用溶液中溶质的(),用加热的方法使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溶液的浓度或析出溶质。

蒸发分离的是溶剂和溶质都具有挥发性的溶液。

过饱和溶液是指()。A、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量低于该温度下溶解度的溶液B、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量大于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C、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量等于该温度下溶解的溶液D、溶质在溶剂沸点时的饱和溶液

蒸发分离溶液的特点是()A、溶剂是挥发性的,溶质是不挥发性的B、溶质是挥发性的,溶剂是不挥发性的C、溶剂和溶质都是不挥发性的D、溶剂和溶质都是挥发性的

通过加热作用使溶液中所含溶剂汽化,以提高溶液中溶质的浓度,使不挥发性溶质与挥发性溶剂分离的物理过程叫做()。A、挥发B、发酵C、蒸发D、蒸馏

蒸发操作的特点有()。A、溶剂不具有挥发性B、溶质具有挥发性C、需不断地供给热能使溶剂沸腾汽化D、溶剂汽化后不需及时排除

当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形成溶液后,溶液的蒸气压()A、升高B、不变C、降低D、升高、降低不一定

蒸发指的是将()物质的稀溶液加热沸腾,使部分溶剂汽化,以提高溶液的浓度的单元操作。

药典溶液后标记的“1→10”符号系指()A、固体溶质1.0g加溶剂10ml的溶液B、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10ml的溶液C、固体溶质1.0g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D、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E、固体溶质1.0g加水(未指明何种溶剂时)10ml的溶液

不挥发的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溶液之后将会引起()A、熔点升高B、沸点降低C、蒸气压降低D、总是放出热量

蒸发操作是将含有()溶质的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溶剂()汽化,从而将溶液()的过程。

关于浸出液的蒸发方式叙述错误的是()A、分为自然蒸发和沸腾蒸发B、是一种挥发性溶剂与不挥发性溶质分离的过程C、沸腾蒸发是指在沸点温度下进行的蒸发D、自然蒸发是指在低于沸点温度下进行的蒸发E、沸腾蒸发的效率低于自然蒸发

含不挥发性溶质的理想稀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

填空题蒸发操作是将含有()溶质的溶液加热沸腾,使其中的()溶剂()汽化,从而将溶液()的过程。

填空题蒸发是利用溶液中溶质的(),用加热的方法使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溶液的浓度或析出溶质。

单选题蒸发可适用于()。A溶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B溶有挥发性溶质的溶液C溶有不挥发性溶质和溶有挥发性溶质的溶液D挥发度相同的溶液

填空题蒸发指的是将()物质的稀溶液加热沸腾,使部分溶剂汽化,以提高溶液的浓度的单元操作。

单选题中国药典2015版正文中溶液后标示“(1→10)”等符号,系指()。A固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B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g的溶液C液体溶质1.0g加溶剂使成10g的溶液D固体溶质1.0g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