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开车后,要根据()及缓冲槽液位来调整蒸发负荷。A、水萃取塔负荷B、离子交换负荷C、加氢负荷D、蒸馏负荷

蒸发开车后,要根据()及缓冲槽液位来调整蒸发负荷。

  • A、水萃取塔负荷
  • B、离子交换负荷
  • C、加氢负荷
  • D、蒸馏负荷

相关考题:

多效蒸发升降负荷时,需要调整的工艺参数是()。A、蒸汽加入量B、末效采出量C、各效回流量D、各塔液位

加冷凝液对蒸发的影响是浓液浓度相对高,蒸发负荷轻;二表槽液位不稳定,造成蒸发系统压力波动

氟硅酸的产量受()影响。A、蒸发室液位B、稀酸浓度C、密封槽液位D、氟硅酸的浓度

如何判断自蒸发器出料管堵塞()?A、自蒸发器猛烈振动B、出料泵电流波动异常C、自蒸发器液位很低,出料泵打空D、自蒸发器液位不断上升,调整阀门无效果

蒸发系统夹带后的处理措施有()。A、工艺冷凝液槽置换B、调整蒸发系统蒸气进料量C、加大蒸发塔顶部回流量D、检查调整蒸发系统各塔液位

蒸发塔液位投自控,蒸发进料流量不变的情况下,()会使液位调节阀不断关小。A、蒸发进料浓度降低B、蒸发进料浓度升高C、蒸发夹带D、液位显示偏高

蒸发开车后,三效蒸发塔底温偏低,此时可()以调整温度。A、加大蒸发进料B、减少蒸发进料C、增加一塔蒸气进量D、减少一塔蒸气进量

蒸发建立循环时应根据离子交换进料缓冲槽液位向回流管中补入适量新鲜水。

己内酰胺装置蒸发岗位停车后系统物料应排至()。A、闪蒸罐B、己水溶液缓冲槽C、冷凝液贮槽D、己内酰胺缓冲槽

为避免离子交换树脂切换时流量波动而影响蒸发操作,应将()投手动控制。A、离子交换进料调节阀B、高位槽液位调节阀C、加氢反应釜液位调节阀D、催化剂过滤进料缓冲槽液位调节阀

蒸发开车步骤,正确的是()A、当循环系统正常后,尿液槽达40%液位时,启动尿液泵,送尿液入系统B、开一、二段蒸发加热器蒸汽,并根据温度情况抽真空,并保持一、二段蒸发之间的真空差(100mmHg)C、当二段蒸发有液位时,启动熔融泵打循环;(4)将一、二段蒸发温度分别提到130℃、140℃,一段蒸发压力达到0.033mpa(250mmHg绝压)二段蒸发压力达到0.003mpa(25mmHg绝压)D、启动喷头,开蒸汽预热喷头

蒸发系统开车前要向一表槽、二表槽和一、二段之间U形管充水,一表槽、二表槽充水是为了起液封作用。

多效蒸发器负荷提高时主要调整()。A、塔的液位B、加入蒸汽量C、凝液罐液位D、末效真空度

多效蒸发器降负荷时主要调整()。A、塔的液位B、凝液罐液位C、采出量D、末效真空度

若粗己内酰胺贮槽的液位为30%,苯己罐液位为10%,离子交换进料贮槽液位为70%,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己萃反萃开车同时蒸发建立循环B、蒸发首先建立循环并升温C、蒸发升温至68℃后己萃反萃开车D、蒸发开始升温后己萃反萃开车

蒸发由循环切至向闪蒸下料后,要向回流管加一段时间工艺水以()。A、稳定离交进料浓度B、平衡离交进料缓冲槽液位C、稳定离交进料温度D、清洗回流管线

蒸发建立循环时,应根据()液位平衡水份,防止水分蒸发引起己水浓度过高。A、离子交换进料缓冲槽B、加氢反应釜C、催化剂过滤器进料缓冲槽D、蒸馏进料缓冲槽

工艺冷凝液缓冲槽中含己过高的后果是()。A、造成蒸发进一步夹带B、反萃取出苯含己高C、己水缓冲槽含己高D、蒸发三塔己水出料含己高

蒸发冷循环时,离子交换进料缓冲槽液位持平,现加大离子交换进料,其进料缓冲槽液位()。A、仍保持原有液位B、液位持续下降C、液位下降,一段时间后在新的液位上持平D、液位下降,一段时间后恢复原液位持平

工艺冷凝液缓冲槽中含己过高的原因是()。A、反萃取工艺冷凝液进料含己高B、蒸发气相夹带己内酰胺C、己水缓冲槽向工艺冷凝液槽转料D、补加的工艺水中含己高

()是蒸发工艺冷凝液含己高的处理方法之一。A、将己水缓冲槽己水转料至工艺冷凝液槽B、降低蒸发进料浓度C、降低蒸发系统温度D、将工艺冷凝液槽用工艺水进行置换

当()时,蒸发不应向闪蒸下料,应立即循环至离子交换进料缓冲槽。A、三效蒸发塔底温稍偏低B、三效蒸发塔出料浓度低不合格C、蒸发塔高压开关启动D、蒸发塔高液位开关启动

蒸馏加负荷时应注意()。A、蒸气与进料同步缓慢增加B、塔内液位的变化C、调整喷射泵蒸气量D、蒸发出料浓度变化

乙二醇蒸发器动力蒸汽的压力受()影响。A、蒸发器温度B、蒸发器液位C、蒸发器压力控制阀开度D、真空喷射泵负荷

下列()情况下可以停止排油。A、蒸发器液位下降5%以上B、蒸发器液位下降3%以上C、辅助蒸发器液位上升至20%以上D、辅助蒸发器液位上升至10%以上

对辅助蒸发器操作说法正确的有()。A、蒸发温度不能高于90℃B、蒸发温度不能高于70℃C、蒸发器液位不能高于70%D、蒸发器液位不能高于90%

锅炉蒸发量及过热蒸汽压力的调整控制,是通过增减()和()来保证过热蒸汽压力稳定,从而使锅炉蒸发量的变化与机组负荷变动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