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片式锚具在张拉达到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多少之前不得出现裂纹()A、80%B、95%C、98%D、100%

夹片式锚具在张拉达到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多少之前不得出现裂纹()

  • A、80%
  • B、95%
  • C、98%
  • D、100%

相关考题:

单根粗钢筋作预应力筋时,张拉端锚具应选用( )。 A.JM 12 型B.螺丝端杆锚具C.单孔夹片锚具D.帮条锚具

钢绞线用作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可选用( )。A、夹片式锚具B、挤压锚具C、JM12型锚具D、螺丝端杆锚具

预应力砼的锚具的锚固能力,不得低于预应力筋标准张拉强度的____。A.80%B.90%C.95%D.100%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锚具、夹具张拉锚固工艺试验观测项目包括( )。A:分级张拉可能性B:力筋放松可能性C:力筋回缩值D:夹片回缩值E:力筋受力均匀性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连接器的静载锚固性能试验中试验准备()。A.试件组装件3个(3个锚环及相配套的夹片、钢绞线)B.试样组装件3个(6个锚环及相配套的夹片、钢绞线)C.初应力为预应力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5%D.初应力为预应力钢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锚具、夹具张拉锚固工艺试验观测项目包括( )。A.分级张拉可能性B.力筋放松可能性C.力筋回缩值D.夹片回缩值E.力筋受力均匀性

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达到极限拉力时,全部零件均不应出现()的裂纹或破坏。

预应力筋锚具锚固能力,不得低于预应力筋标准抗拉强度的()%。A、70B、80C、96D、100

预应力砼的锚具的锚固能力,不得低于预应力筋标准张拉强度的()。A、80%B、90%C、95%D、100%

用以夹住预应力筋的锚具,进行张拉的锚具称为()。A、张拉锚B、工作锚C、接受锚D、工具锚

预应力混凝土按施工方法不同,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先张法是先制作构件,并在构件中按预应力筋的位置预留孔道,待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值后,穿入预应力筋,用张拉机具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将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

夹片式锚具的锚板的刚度和承载力要求为()A、达到95%预应力筋抗拉强度后,中心残余挠度小于垫板尺寸的1/600B、达到90%预应力筋抗拉强度后,中心残余挠度小于垫板尺寸的1/500C、达到120%预应力筋抗拉强度后,不得出现裂纹或破坏D、达到110%预应力筋抗拉强度后,不得出现裂纹或破坏

锚具在调整预应力筋张力时,需反向张拉

采用有顶压的夹片式锚具时,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值的限值为()A、1mmB、3mmC、5mmD、7mm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测定预应力筋的回缩与锚具变形量,对于钢制锥形锚具,其值不得大于6mm;对于夹片式锚具,不得大于6mm。如果大于上述允许值,应重新进行张拉,或更换锚具后重新张拉。

下列属于电热张拉预应力筋常用锚固方法的是()。A、螺丝端杆B、墩粗头插U形垫板C、夹片式锚具D、楔形锚具E、帮条锚具U形垫板

多选题下列属于电热张拉预应力筋常用锚固方法的是()。A螺丝端杆B墩粗头插U形垫板C夹片式锚具D楔形锚具E帮条锚具U形垫板

单选题预应力砼的锚具的锚固能力,不得低于预应力筋标准张拉强度的()。A80%B90%C95%D100%

单选题夹片式锚具在张拉达到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多少之前不得出现裂纹()A80%B95%C98%D100%

单选题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且可用以张拉的锚具是()。A固定端锚具B张拉端锚具C工作锚具D工具锚具

单选题预应力筋锚具锚固能力,不得低于预应力筋标准抗拉强度的()%。A70B80C90D100

判断题预应力筋张拉后,应测定预应力筋的回缩与锚具变形量,对于钢制锥形锚具,其值不得大于6mm;对于夹片式锚具,不得大于6mm。如果大于上述允许值,应重新进行张拉,或更换锚具后重新张拉。A对B错

单选题用以夹住预应力筋的锚具,进行张拉的锚具称为()。A张拉锚B工作锚C接受锚D工具锚

单选题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静载试验时,初应力可取()。A预应力筋实测抗拉强度的5%—10%B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5%—10%C预应力筋实测抗拉强度的5%—8%D预应力筋抗拉强度标准值的5%—8%

单选题下列关于预应力筋端部锚具的制作质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钢绞线挤压锚具挤压完成后,预应力筋外端露出挤压套筒不应少于1mmB钢绞线压花锚具的梨形头尺寸和直线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设计值C钢丝镦头不应出现横向裂纹,镦头的强度不得低于钢丝强度标准值的90%D钢丝镦头不应出现横向裂纹,镦头的强度不得低于钢丝强度标准值的98%

多选题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是()A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不直接接触B留孔道穿预应力筋C预应力靠锚具传递D预应力筋在结构内可纵向滑动E张拉钢筋,借助两端锚具,达到对结构产生预应力效果

多选题夹片式锚具的锚板的刚度和承载力要求为()A达到95%预应力筋抗拉强度后,中心残余挠度小于垫板尺寸的1/600B达到90%预应力筋抗拉强度后,中心残余挠度小于垫板尺寸的1/500C达到120%预应力筋抗拉强度后,不得出现裂纹或破坏D达到110%预应力筋抗拉强度后,不得出现裂纹或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