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储藏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粮堆温度和湿度达到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缓粮食陈化,达到安全储藏目的。

低温储藏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粮堆温度和湿度达到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缓粮食陈化,达到安全储藏目的。


相关考题:

控制温度的储藏方法是()和高温杀菌储藏。 A.干燥B.低温储藏C.腌制D.通风

由于粮食温度、水分受到大气温度湿度的影响,所以,无论采用何种降低粮温的方法,首先必须满足保证粮食温度、水分不能增高,同时要做好正常储藏粮食的保护工作。如,采用扒沟、机械通风等方法降低储存粮油温度时,外界温、湿度必须小于粮堆内温、湿度。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储粮生产实际中,也常常根据粮食的不同含水量,而采用不同的低温,达到安全储藏之目的。 英国湿粮冷藏的温度是依粮食的含水量而定:粮食含水量16-17%时,储藏温度( )。A.0-5℃B.12-16℃C.5-10℃D.15-20℃

用低温抑制霉菌在粮堆中的发展必须配合控制( ),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A.粮堆温度B.粮堆湿度C.粮食的含水量D.粮堆气体成分

粮油种子在储藏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因素、围护结构、物理因素和粮堆生态体系自身特点的影响,储藏期间粮食温度的变化具备有一定的()。A、不规律性B、规律性C、循环规律D、反复性

什么是低温储藏和准低温储藏?

粮堆的湿热扩散特性对粮食储藏有哪些影响?

粮食在保管时应主要做到控制粮温的变化和控制储藏环境的湿度。

根据粮食水份和储藏环境温度的关系,什么样的粮食属于半安全粮食?

粮食的不良导热性对储藏有何关系?我们怎样运用粮食这一特性达到安全储粮目的?

低温储藏有利于延缓切花衰老,所有的切花都应进行低温储藏。

在缺氧储藏中除了对其温度、湿度测量外,测量()是我们进行技术管理,掌握粮情变化,用以评定和了解脱氧设备的技术性能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A、粮堆气体变化B、粮食品质变化C、粮堆害虫变化D、粮堆微生物变化

粮油种子在储藏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因素、围护结构、物理因素和粮堆自身()特点的影响,储藏期间粮食温度的变化具备有一定的规律性。A、堆放形式B、朝向C、堆高D、生态体系

自然通风的原则就是必须把握空气温、湿度应低于储藏粮油温度和粮油平衡湿度为前提。合理选择通风(),最好能达到及降温又降水的目的。A、方法B、时机C、措施D、操作

下列对气调法预防霉变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气调防霉就是控制储粮环境中的气体成分,进行密封储藏,从而达到制菌防霉B、在粮食储藏中,通过脱氧,使氧气含量控制在0.5%~2%以下,可达到抑菌防霉C、气调防霉通常先密封粮堆,后采取缺氧或充入二氧化碳、氮等气体D、在粮食储藏中,充入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30%以上,可达到抑菌防霉

粮堆温度控制在()以下,粮堆相对湿度在75%以下,就可抑制大多数粮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A、25℃B、20℃C、15℃D、10℃

粮食在储藏期间,粮堆温度出现不正常上升的现象,是()现象。

在储粮生产实际中,常常根据粮食的不同含水量,而采用不同的低温,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许多学者认为()是对大多数主要仓虫正常发育速率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下限温度。A、5℃B、17℃C、20℃D、25℃

用低温抑制霉菌在粮堆中的发展必须配合控制(),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A、粮堆温度B、粮堆湿度C、粮食的含水量D、粮堆气体成分

根据()的不同,低温储藏可分为自然低温储藏,机械通风低温储藏,机械致冷低温储藏和地下仓低温储藏。A、低温来源B、技术措施C、温度的高低D、低温的温度范围

对粮食进行无氧储藏,能抑制所有的害虫和微生物生长。()

在密封条件下,通过控制环境中空气成分的各种组分含量并结合适度的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是()。A、紫外线防霉B、气调储藏防霉C、微波防霉D、低温储藏防霉

单选题()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食品的品质和储藏性存在着最密切关系.A水分活度B湿度CPH值D温度E渗透压

单选题在密封条件下,通过控制环境中空气成分的各种组分含量并结合适度的低温,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是()。A紫外线防霉B气调储藏防霉C微波防霉D低温储藏防霉

问答题试叙述粮堆的组成及其与粮食储藏的关系

问答题粮食的不良导热性对储藏有何关系?我们怎样运用粮食这一特性达到安全储粮目的?

问答题根据粮食水份和储藏环境温度的关系,什么样的粮食属于半安全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