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硫化时当反应器加热到290℃以上反应应保持三个反应器出口硫化氢含量为()A、0.1%--0.3%B、0.1—0.5%C、0.5%--1.0%D、1.0%--2.0%

催化剂硫化时当反应器加热到290℃以上反应应保持三个反应器出口硫化氢含量为()

  • A、0.1%--0.3%
  • B、0.1—0.5%
  • C、0.5%--1.0%
  • D、1.0%--2.0%

相关考题:

催化剂硫化时如果反应器床层温升高,应该( )。A.停止注硫B.降低入口温度C.减少注硫量

脱硫后原料含硫超标时,应()。 A、切换合格原料B、降低脱硫反应器床层温度C、提高脱硫反应器床层温度D、检查转化催化剂是否发生中毒现象

中变催化剂还原结束后,还需要(),才能串联低变反应器使用。 A、硫化B、放硫结束C、低变反应器升温达到要求D、硫化结束

通过()的方法,可降低中变反应器硫化氢的平衡浓度,加快中变催化剂的放硫速度。 A、投用甲烷化反应器B、投用脱硫反应器C、投用低变反应器D、提高转化炉进料量

进装置原料()超高时,易出现脱硫反应器硫穿透,使转化催化剂中毒。 A、流量B、压力C、含硫D、含水

脱硫反应器出口气含硫超标的原因有脱硫反应器床层()过低,原料含硫高,脱硫剂失活或()等引起。

加氢反应器出口硫化氢含量超高时,应及时切换至低硫原料,防止脱硫剂硫穿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催化剂活性下降可通过()获得补偿。A、降低反应器入口压力B、提高反应器入口温度C、降低反应器入口温度D、降低加热炉出口温度

初次开车,当()时可以停开车泵。A、反应器加热到160℃B、反应器加热到200℃C、反应器投氧以后D、反应器能热自保

氧化锌脱硫反应器中的脱硫过程()。A、靠近气体入口的氧化锌先被硫饱和B、靠近气体出口的氧化锌先被硫饱和C、靠近反应器中间的氧化锌先被硫饱和

催化剂预硫时,反应器入口温度保持230℃恒温的时间一般应至少()A、12小时B、8小时C、16小时D、24小时

催化剂硫化时,当反应器加热到290℃以上时,反应器出口H2S含量应保持在()。A、0.1%~0.3%B、0.1%~0.5%C、0.5%~1.0%D、1.0%~2.0%

反应器飞温主要是指在()温度失控。A、反应器入口管线B、反应器催化剂床层C、反应器出口管线D、反应器出口冷却器

银粉堆积在()会造成反应器出口温差高。A、催化剂床层上部B、反应器出口冷却器C、反应器出口管线D、气气换热器

反应器床层任何部位的温度都不应低于硫的露点温度,以免造成催化剂积硫和管道堵塞。

使用酸性气和氢气作硫化时,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结束标志正确的是()。A、反应器进口温度超过400℃B、反应器出口温度超过400℃C、反应器进出口气体分析中硫化氢含量相同D、反应器进出口气体分析中氮气浓度相同

脱硫后原料含硫量超标时,应()。A、切换合格原料气B、降低脱硫反应器床层温度C、提高脱硫反应器床层温度D、检查转化催化剂是否发生中毒现象

氧化锌脱硫反应器中脱硫过程()。A、靠近气体入口的氧化锌先被硫饱和B、靠近气体出口的氧化锌先被硫饱和C、靠近反应器中间的氧化锌先被硫饱和D、氧化锌不能被硫饱和

氧化锌脱硫剂硫容饱和的现象是()。A、反应器进出口无机硫无明显变化B、反应器进出口有机硫无明显变化C、反应器进出口总硫明显变化D、反应器进出口无机硫明显变化

催化剂硫化时如果反应器床层温升高,应该()。A、降低入口温度B、停止注硫C、减少注硫量

加氢裂化催化剂低温硫化时,反应器出口温度控制在200~232℃。

反应系统注氨钝化催化剂时应注在()A、加热炉入口B、加氢裂化反应器出口C、空冷前

反应系统硫化催化剂时应注在()。A、加热炉入口;B、加氢裂化反应器出口;C、空冷前。

煤液化注硫的作用是()。A、与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维持反应器内的硫化氢分压B、作为催化剂的载体C、使反应器内催化剂得到硫化保持催化剂得到活性D、在氢气环境下与煤液化分解出的氮反应生成硫氢化铵

碳二加氢反应器催化剂中毒的原因有()。A、乙烷炉注硫泵不上量B、裂解气碱洗不合格C、反应器注粗氢过量D、催化剂需要再生

碳二加氢反应器催化剂的选择性可以用()来表示。A、反应器出口的剩余氢B、反应器进出口乙烯浓度差C、反应器进出口乙炔浓度差D、反应器出口乙烯浓度

脱硫反应器跨线阀内漏时,会造成反应器出口()。A、硫含量升高B、压力升高C、温度升高D、流量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