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截面直杆构成的刚架中,当远端支承为固定支座时,弯矩传递系数为()。A、0.5B、0C、1D、2

等截面直杆构成的刚架中,当远端支承为固定支座时,弯矩传递系数为()。

  • A、0.5
  • B、0
  • C、1
  • D、2

相关考题:

等截面直杆的线刚度为i,远端的约束是固定端支座,则转动刚度为()i。 A.1B.2C.3D.4

等截面直杆,当远端为固定铰支座时,传递系数等于()。 A.1B.0.5C.-1D.0

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A、荷载B、远端支承C、杆件长度D、截面形状E、截面大小

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与下列什么因素无关() A、荷载B、远端支承C、杆件长度D、刚度E、近端支承

图示刚架中截面D的弯矩为(  )。

图示刚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为α,各杆截面均为矩形,截面高度为h,由于图示温度变化引起C点的竖向位移为(  )。

图示为正方形截面等直杆,抗弯截面模量为W,在危险截面上,弯矩为M,扭矩为Mn,A

在力矩分配法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0。A对B错

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等截面压杆的长度系数取()。A、0.5B、0.7C、1D、2

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A、 荷载B、 材料性质C、 远端支承D、 线刚度I

对于等直杆梁,()就是危险截面。A、弯矩最大的截面B、弯矩最小的截面C、剪力最大的截面D、剪力最小的截面

在力矩分配法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1。

在力矩分配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0

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可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计算。

当框架结构内力分析采用分层法计算时,()。A、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梁、柱的线刚度乘以修正系数0.5B、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修正系数0.9C、杆端分配弯矩向远端的传递系数:底层柱和各层梁为1/2,其它各层柱为1/3D、对于内力叠加后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可以再作一次分配,但不传递

两端固定的压杆的长度系数为()。A、0.5B、0.7C、1D、2

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压杆的长度系数为()。A、0.5B、0.7C、1D、2

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的压杆的长度系数为()。A、0.5B、0.7C、1D、2

现浇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装配整体式框架支座负弯矩调幅系数为()。

长度为I的两端固支等截面直杆,跨中作用集中荷载F时,左端弯矩值为()。A、Fl/4B、-Fl/4C、-Fl/8D、Fl/8

等截面直杆构成的刚架中,当远端支承为固定支座时,弯矩传递系数为()。A、0.5B、0C、1D、2

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无侧移刚架时,若等截面直杆远端为定向支承,传递系数为()。A、0B、0.5C、1D、-1

立杆时,当电杆离地为()m,应停止立杆,观察立杆工具和绳索吃力情况。A、0.5B、1.5C、1D、2

两端铰支等截面细长压杆的长度因数为()。A、0.5B、0.7C、1D、2

多选题当框架结构内力分析采用分层法计算时,()。A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梁、柱的线刚度乘以修正系数0.5B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柱的线刚度乘以修正系数0.9C杆端分配弯矩向远端的传递系数:底层柱和各层梁为1/2,其它各层柱为1/3D对于内力叠加后节点的不平衡弯矩可以再作一次分配,但不传递

填空题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可作为等跨计算。这时,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应按()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计算。

单选题等截面直杆的弯矩传递系数C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A 荷载B 材料性质C 远端支承D 线刚度I

判断题在力矩分配法中,当远端为定向支座时,其传递系数为0。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