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试件材料的弹性模量E为25GPa,泊松比为0.25,则这种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G为()GPa。若试件直径为40mm,该试件拉伸到轴向应变为8×10-4时相应的拉伸应力为()MPa,直径缩短了()mm。

某试件材料的弹性模量E为25GPa,泊松比为0.25,则这种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G为()GPa。若试件直径为40mm,该试件拉伸到轴向应变为8×10-4时相应的拉伸应力为()MPa,直径缩短了()mm。


相关考题:

钢材和混凝土等材料的弹性模量是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其中()三个量是直接测量得到的,而弹性模量是计算得到的。Ⅰ、荷载什Ⅱ、材料试件的横截面积Ⅲ、在荷载作用下试件产生的应变Ⅳ、材料试件的长度 A、Ⅰ、Ⅱ、ⅣB、Ⅰ、Ⅲ、ⅣC、Ⅱ、Ⅲ、ⅣD、Ⅰ、Ⅱ、Ⅲ

图所示一薄壁容器承受内压p的作用。为了测量所受内压,用电阻应变片测得环向应变的平均值为εt=350×10^-6。已知容器材料的弹性模量E=210GPa,泊松比μ=0.25,容器的平均直径D=500mm,壁厚t=10mm。求内压p。

已知单元体如图所示,其主应力为σ1,σ2,主应变为ε1,ε2,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分别为E、μ,则ε3=()。 A.﹣μ(ε1+ε2)B.﹣(σ1+σ2)C.(σ1+σ2)D.0

在同一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与材料的()有关A.密度B.弹性模量C.泊松比D.以上全部

为测定结构材料的实际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 强度、变形、轴向应力-应变曲线 B. 弹性模量、泊松比 C. 强度、泊松比、轴向应力-应变曲线 D. 强度、变形、弹性模量

( )是表明材料弹性性质的几个常数。A.屈服强度B.剪切弹性模量C.强屈比D.弹性模量E.泊松比

在同一固体介质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与材料的()有关A、密度B、弹性模量C、泊松比D、介质的弹性

半导体应变片主要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A、形变B、电阻率的变化C、弹性模量的变化D、泊松比的变化

在电阻应变片灵敏度公式,S=(1+2μ)+λE中,λ代表()A、材料泊松比B、材料的压阻系数C、材料弹性模量D、应力

()是表明材料弹性性质的几个常数。A、屈服强度B、剪切弹性模量C、强屈比D、弹性模量E、泊松比

在同一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与材料的()有关。A、密度B、弹性模量C、泊松比D、以上全部

在材料手册中常常看到δ5和δ10两种符号,它们分别表示L0=5d和L0=10d(d为试件直径)两种不同长度试件测定的()。A、材料的弹性特性B、材料的泊松比C、材料的杨氏模量D、材料的弹性极限

平面问题的弹性矩阵与材料的()A、弹性模量有关,泊松比无关B、弹性模量无关,泊松比有关C、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无关D、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有关

在材料力学中,G称为()A、弹性模量B、泊松比C、切变模量D、重力

齿轮接触强度计算中的弹性系数ZE反映了()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A、齿轮副材料的强度极限B、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C、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极限D、齿轮副材料的硬度

衡量材料塑性变形的重要指标是()A、弹性模量B、延伸率C、泊松比D、截面收缩率E、屈服极限

弹性特征因素A与()有关。A、岩性。B、衬砌材料的弹性模量。C、衬砌材料的泊松比。D、岩石的单位弹性抗力系数。

单选题在电阻应变片灵敏度公式,S=(1+2μ)+λE中,λ代表()A材料泊松比B材料的压阻系数C材料弹性模量D应力

判断题壳体失稳时的临界压力随壳体材料的弹性模量E、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而与其他因素无关。A对B错

单选题齿轮接触强度计算中的材料弹性系数ZE反映了()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A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B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极限C齿轮副材料的强度极限D齿轮副材料的硬度

多选题衡量材料塑性变形的重要指标是()A弹性模量B延伸率C泊松比D截面收缩率E屈服极限

单选题在同一固体介质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与材料的()有关A密度B弹性模量C泊松比D介质的弹性

单选题在同一固体材料中,纵、横波声速之比与材料的()有关。A密度B弹性模量C泊松比D以上全部

单选题平面问题的弹性矩阵与材料的()A弹性模量有关,泊松比无关B弹性模量无关,泊松比有关C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无关D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有关

多选题弹性特征因素A与()有关。A岩性。B衬砌材料的弹性模量。C衬砌材料的泊松比。D岩石的单位弹性抗力系数。

单选题齿轮接触强度计算中的弹性系数ZE反映了()对齿面接触应力的影响。A齿轮副材料的强度极限B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C齿轮副材料的弹性极限D齿轮副材料的硬度

单选题为测定结构材料的实际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2018年真题]A强度、变形、轴向应力-应变曲线B弹性模量、泊松比C强度、泊松比、轴向应力-应变曲线D强度、变形、弹性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