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0.357m,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是()m。A、0.357B、3.57C、35.7D、357

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0.357m,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是()m。

  • A、0.357
  • B、3.57
  • C、35.7
  • D、357

相关考题:

用视距法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当视线水平时只需读取望远镜()和()在标尺上的读数。

视距观测时,望远镜视线应高出地面至少0.5m,减少竖直折光对视距读数的影响。()

竖直角的计算公式应根据竖盘注记形式确定。方法是:先将望远镜大致放平,辨明水平视线的竖盘固定读数,将望远镜上仰,如果对应的竖盘读数增大,则()得到该目标的竖直角。A.水平视线的竖盘固定读数减去瞄准目标的竖盘读数B.瞄准目标的竖盘读数减去水平视线的竖盘固定读数C.90°减去瞄准目标的竖盘读数D.瞄准目标的竖盘读数减去90°

视距测量中,当视线水平时求距离和高差的公式为D=(),h=();当视线倾斜时求距离和高差的公式为D=(),h= ()。

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瞄准目标B点上竖立的视距尺,使望远镜视线调至水平,则视线与视距尺垂直后,读取视距丝在视距尺上的截尺间距L,则L与经纬仪的视距常数的乘积为A、B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施测视距测量,当视线水平时,上丝读数1.00m,下丝读数为2.00m,则两点间水平距离为( )。A.200mB.100mC.50mD.20m

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A、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B、提供一条水平视线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D、仪器望远镜视线水平

已知视线水平时,R=100,视距丝上丝读数为0.895,下丝读数为2.145,求视距间隔。

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测得仪器高为1.603m,被测点所立水准尺上的十字中线读数为1.423m,则被测点对测站点的高差为-0.180m。

在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上下丝读数应分别为()和1656,则测站至立尺点的水平距离为20m。A、1654B、1676C、1856D、3656

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角为()。A、57º10′24″B、-14º49′36″C、14º49′36″

视距测量中,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公式h=()。A、i—V,B、V—i,C、KL+i—V。

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0.465m,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是()m。A、0.465B、4.65C、46.5D、465

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0.675m,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为()m。A、0.675B、67.5C、6.75D、675

用水准仪进行视距测量时,仪器视线水平。此时水平距离是尺间隔l的()倍。A、300B、200C、100D、50

竖直角的定义是在同一个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观测竖直角时,望远镜的视准轴绕仪器横轴旋转所扫出的面应该是一个()。

当视线水平时进行视距测量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是()。A、D=Kncos2αB、D=KnC、D=KncosαD、D=Kncosα2

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0.465m,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是()。A、0.465mB、4.65mC、46.5mD、465m

单选题转动三个脚螺旋使水准仪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A使仪器竖轴处于铅垂位置B提供一条水平视线C使仪器竖轴平行于圆水准轴D仪器望远镜视线水平

单选题在视线水平时视距测量,上下丝读数应分别为()和1656,则测站至立尺点的水平距离为20m。A1654B1676C1856D3656

判断题视距观测时,望远镜视线应高出地面至少0.5m,减少竖直折光对视距读数的影响。A对B错

单选题施测视距测量,当视线水平时,上丝读数1.00m,下丝读数为2.00m,则两点间水平距离为()A200mB100mC50mD20m

问答题已知视线水平时,R=100,视距丝上丝读数为0.895,下丝读数为2.145,求视距间隔。

单选题望远镜视线水平时,读得视距间隔为0.743m,则仪器至目标的水平距离为 ()米。A0.743B74.3C7.43D743

填空题用视距法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当视线水平时只需读取望远镜()和()在标尺上的读数

判断题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测得仪器高为1.603m,被测点所立水准尺上的十字中线读数为1.423m,则被测点对测站点的高差为-0.180m。A对B错

填空题用视距法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当视线水平时只需读取望远镜()标尺上的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