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系统的气密介质(氮气)中氧含量要小于()。

燃料系统的气密介质(氮气)中氧含量要小于()。


相关考题:

关于引燃料气进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引燃料气前先用蒸汽将系统吹扫干净B、引燃料气前先用氮气置换至氧含量小于0.5%C、引燃料气时,管线中的空气应排入各加热炉的烟囱中D、引燃料气时,应先在燃料气分液罐脱液

用氮气将压缩机系统内的空气置换出去,然后在用压缩介质气将系统中的氮气置换干净,取样分析氧含量小于0.2%为置换合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反应系统气密的介质( )。A、空气、氧气B、空气、氮气C、氮气、氢气D、氮气

反应系统气密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A、确认氮气置换合格,氧含量小于0.5%vB、严防高压窜低压C、发现漏点,及时处理D、升温、升压速度无要求

燃料气系统气密介质是( )。A、燃料气B、工业风C、氮气D、氢气

下列关于引燃料气进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引燃料气前先用蒸汽将系统吹扫干净B、吹扫干净后用氮气置换系统,系统中氧含量应小于0.5%C、吹扫干净后用氮气置换系统,系统中氧含量应小于1.0%D、瓦斯系统氮气置换完毕后,关闭各放空阀,系统保持微正压,准备瓦斯引进装置

25#开车前全系统氮气置换合格,氧含量要求小于0.5%。

以下介质中,不可用作气密介质的有()。A、工业风B、仪表风C、氮气D、燃料气

燃料气引入燃料系统后进行燃料气置换时,其合格的标准是()。A、其中的氮气含量<0.2%B、其中的氮气含量<0.5%C、其中的氮气含量<2%D、没有明确要求

氮气精制后氧含量小于()。

氮气、风和蒸汽系统分别用()按最高操作压力进行气密试漏。A、氮气B、蒸汽C、本系统气体介质

燃料气管线应用氮气置换,置换合格时氧含量指标应小于()。A、0.1%volB、0.2%volC、0.3%volD、0.5%vol

用氮气将压缩机系统内的空气置换出去,然后在用压缩介质气将系统中的氮气置换干净,取样分析氧含量小于0.2%为置换合格

加氢反应系统开工过程中氮气置换合格的标准是:()A、系统氧含量小于0.5%(体积)B、系统氧含量大于0.5%(体积)C、系统氧含量小于1.0%(体积)D、系统氧含量大于1.0%(体积)

装置引燃料气进装置前,必须对瓦斯系统氧含量进行分析,氧含量小于()才可以引燃料气进装置。A、0.5%(体积)B、1.0%(体积)C、1.5%(体积)D、2.0%(体积)

氮气气密试验及催化剂脱水干燥结束后,反应系统泄压,分析系统氧含量()后,从C201出口引入新氢。

装置在开工过程中,再生系统气密采用的介质有()。A、氢气B、空气C、氮气D、蒸汽

闭锁料斗气密过程中要经过()。A、空气和氮气气密B、空气和氢气气密C、氮气和氢气气密D、不用气密

系统氮气置换合格标准为氧含量小于()。A、1%B、0.1%C、0.3%D、0.5%

反应系统置换空气合格的标准为()。A、氧含量小于2%B、氧含量小于0.5%C、氮气小于2%D、氮气小于0.5%

加氢系统在开工进行气密过程中,开始进行气密采用的介质是()。A、空气B、氢气C、瓦斯气D、氮气

反应系统开工时气密根据气体介质分为()。A、氮气气密B、氢气气密C、空气气密D、蒸汽气密

装置开工过程中,反应系统气密的介质有()。A、氢气B、氮气C、空气D、瓦斯气

反应系统气密介质可以选用()。A、氮气B、蒸汽C、氩气D、仪表风

下列关于引燃料气进装置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引燃料气前先用蒸汽将系统吹扫干净B、吹扫干净后用氮气置换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中氧含量应小于0.5%C、吹扫干净后用氮气置换系统中的控制,系统中氧含量应小于1.0%D、燃料气系统氮气置换完毕后,关闭各火嘴和地面火炬长明灯手阀,系统保持正压,准备燃料气引进装置

以下哪些不是气密常用的介质()。A、氮气B、工业风C、蒸汽D、燃料气

反应系统气密的介质是()。A、空气、氧气B、空气、氮气C、氮气、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