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冷液进料精馏塔内提馏段内回流液流量包括哪几个部分?

对于冷液进料精馏塔内提馏段内回流液流量包括哪几个部分?


相关考题:

回流比是指()之比。 A、精馏段内液体回流量与塔顶馏出液量B、精馏一段内液体回流量与塔顶馏出液量C、精馏二段内液体回流量与塔顶馏出液量D、精馏三段内液体回流量与塔顶馏出液量

连续精馏,提馏段操作线位置一般与()无关。A、进料量的多少B、进料的热状况C、釜残液的组成D、回流比

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如下: 精馏段:y=0.75x+0.205 提馏段:y=1.25x-0.020 试求泡点进料时,原料液、馏出液、釜液组成及回流比。

当进料温度的变化幅度过大时,将显著影响提馏段()和塔内气液平衡。A、温度B、回流量C、压力D、效果

连续精馏塔内加料口以上的部分称为()。A、提馏段B、进料口C、塔板D、精馏段

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100kmol/h,釜残液的流量为50kmol/h,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量为150kmol/h,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2,则该精馏塔的进料为()。A、泡点进料B、露点进料C、冷液进料D、气液混合物进料

提馏段内的溢流液体流量与()有关。A、精馏段下降液体流量B、进料量C、进料热状况D、汽相流体流量

精馏塔进料位置以上的各层塔盘称为()。A、精馏段B、提馏段C、进料段D、回流段

精馏塔饱和蒸汽进料,则精馏段回流液流量与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相等。

对于冷液进料(原料液的温度低于泡点),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与精馏段回流液流量L、原料液F的关系为()。A、L′=LB、L′=L+FC、L′>L+FD、L′<L+F

上塔液空进料口以上部分称为精馏段,以下部分成为()。A、精馏段B、提馏段C、蒸发段D、冷凝段

气液分离罐冷回流系统是利用()进行垫油的。A、脱氢进料泵B、提馏塔底泵C、提馏塔进料泵D、冷却回流泵

当精馏段轻组分下到提馏段造成塔下部()降低时,可减小回流量。A、温度B、压力C、液位D、流量

精馏塔进料温度的变化幅度过大时,精馏塔内的()发生变化。A、回流量B、汽液平衡组成C、精馏段、提馏段负荷D、塔压

在正常操作时,分馏塔精馏段的气体流量除了与提馏段的气体流量有关外,还受()影响。A、塔底液相流量B、进料量及进料热状况C、进料热状况D、进料量

对于冷液进料精馏塔内提馏段内回流液流量包括()部分。A、精馏段的回流液体流量B、塔底上升液相C、进料冷液体流量D、将冷进料液体加热到板上温度,提馏段上升蒸汽被冷凝为液体的流量

精馏塔内测温装置应安装在()上,以便及早察觉参数变化,及时调节,稳定馏出液的组成。A、进料塔板B、灵敏板C、精馏段D、提馏段

对于冷液进料(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与精馏段回流量L、原料液流量F、精馏段的蒸汽流量V与提馏段蒸汽流量V′),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L′=LB、V′>VC、L′>L+FD、L′<L+F

连续精馏塔内加料口以下的塔身叫做()。A、精馏段B、进料口C、塔板D、提馏段

回流比的定义是精馏的回流量与()的比值。A、精馏段上升蒸汽的量B、馏出液量C、进料量D、釜液流量

生产中多为()进料,此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上升蒸汽流量相等,故塔径一样,设计计算也比较方便。A、泡点B、气液混合C、饱和蒸汽D、冷液

对于冷液进料(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L′与精馏段回流液流量L、原料液流量F、精馏段的蒸汽流量V与提馏段蒸汽流量V′),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L′=LB、V′>VC、L′>L+FD、L′<L+F

降低甲醇精馏加压塔的液位,可以降低常压塔提馏段的回流量。

单选题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理想混合物。已知进料量为100kmol/h,釜残液的流量为50kmol/h,提馏段的上升蒸汽量为150kmol/h,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为2,则该精馏塔的进料为()。A泡点进料B露点进料C冷液进料D气液混合物进料

填空题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0x+0.17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25x-0.0187,则回流比R=(),馏出液组成x=(),原料组成x=().釜液组成x=()

单选题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过程,应该从何处加萃取剂()A精馏段B提馏段C精馏段和进料处D提馏段和进料板

填空题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等于(),回流比等于(), 馏出液等于(),回流液量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