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的粒子。A、小于0.1μmB、小于1.0μmC、小于10μmD、小于100μm

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的粒子。

  • A、小于0.1μm
  • B、小于1.0μm
  • C、小于10μm
  • D、小于100μm

相关考题:

当微粒分散系中存在粒径大小不一致的粒子时,因为溶解度的关系( )A.大粒子减小,小粒子变大B.小粒子变小,大粒子变大C.大粒子变大,小粒子不变D.小粒子变大,大粒子不变E.小粒子变小,大粒子不变

粒子的大小称为( )A.细度B.粒度C.分散度D.颗粒径E.粒子径

粉体粒子的平均粒径是( )A.由若干粒子径的几何平均值所表示的粒径B.由若干粒子径的粒度平均值所表示的粒径C.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的平均值称为平均粒径D.粒度居中的粒子粒径称为平均粒径E.一般45μm定为平均粒径

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最简易可行的措施是A、降低分散媒的黏度B、减小混悬粒子的粒径C、使微粒与分散媒之间的密度差接近零D、增大混悬粒子粒径E、增加混悬粒子密度

按混合原则,粒子粒径不会成为导致分离的因素时,粒子粒径应为A.粒子的粒径小于30μmB.粒子的粒径大于30μmC.粒子的粒径大于40μmD.粒子的粒径大于50μmE.粒子的粒径大于60μm

空气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能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特别是小于2.5微米的细粒子还会被吸收到人体血液和淋巴液中。我国空气质量报告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是指( )。A.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B.粒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 ()C.粒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D.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按混合原则,粒子粒径不会成为导致分离的因素时,粒子粒径应为A.粒子的粒径<30μmB.粒子的粒径>30μmC.粒子的粒径>40μmD.粒子的粒径>50μmE.粒子的粒径>60μm

用显微镜法测定粉体粒径,一般需要测定的粒子数目 ( )A.5至10个粒子 B.10至50个粒子 C.50至100 用显微镜法测定粉体粒径,一般需要测定的粒子数目 ( )A.5至10个粒子B.10至50个粒子C.50至100个粒子D.100至200个粒子E.200至500个粒子

用显微镜法测定粉体粒径,一般需要测定的粒子数目A.5至10个粒子B.10至.50个粒子 用显微镜法测定粉体粒径,一般需要测定的粒子数目A.5至10个粒子B.10至.50个粒子C.50至100个粒子D.100至200个粒子E.200至500个粒子

延缓混悬微粒沉降速度最简易可行的措施是A.降低分散媒的黏度B.减小混悬粒子的粒径C.使微粒与分散媒之间的密度差接近零D.增大混悬粒子粒径E.增加混悬粒子密度

洁净度等级涉及( )。A.悬浮粒子浓度B.悬浮粒子物理性C.悬浮粒子化学性D.悬浮粒子粒径

旋风除尘器“分割粒径”的正确含义是哪一项?A.在粒径分布中,累计质量占总质量的50%时对应的粒径B.分级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粒径C.在粒径分布中,累计粒子数占总粒子数的50%时对应的粒径D.正好将全部粒子质量分成相等两部分时对应的粒径

洁净度等级是指洁净室内悬浮粒子洁净度的水平。洁净度等级给出规定粒径粒子的最大允许浓度,用()表示。A.每立方米体积中粒子数量B.每平方米面积中粒子数量C.每立方米体积中粒子密度D.每平方米面积中粒子密度

水煤浆粒度分布是指()。A、大颗粒含量B、细粒子含量C、大小粒子的含量D、不同粒径粒子所占的百分含量

对于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不规则粒子是指粘连粒子、带丝状物粒子和粒子任意方向大于()mm或小于()mm的粒子。

哪些因素会影响粉体的流动性()A、粒径B、粒子形态C、粒子表面粗糙度D、粒子的吸湿性E、粒子的颜色

()指动力学直径≤10微米的粒子。它们是可在大气中长期飘浮的悬浮微粒,也称可吸入微粒、可吸入尘或飘尘。

桥塞粒子的粒径分布应符合地层孔喉的分布规律,并按()的原则选择桥塞粒子的粒径。A、1/3B、2/3C、1/4D、2/4

可吸入粒子

纳米材料是指粒子平均粒径在1000纳米以下的材料。

多选题哪些因素会影响粉体的流动性()A粒径B粒子形态C粒子表面粗糙度D粒子的吸湿性E粒子的颜色

填空题大气颗粒物中粒径()的称为细粒子,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粒径()的称为粗粒子,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等元素组成。

名词解释题可吸入粒子

名词解释题可吸入粒子(IP)

填空题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的颗粒物

单选题水煤浆粒度分布是指()。A大颗粒含量B细粒子含量C大小粒子的含量D不同粒径粒子所占的百分含量

填空题依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大气污染物可分为()。颗粒物污染物按其粒径大小,又可分为:①()、②飘尘,飘尘又称可吸入粒子(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