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支付单位商品的税负不等于单位商品实际支付价格与其税前均衡价格之差

消费者支付单位商品的税负不等于单位商品实际支付价格与其税前均衡价格之差


相关考题:

某商品的均衡价格P=15元时,均衡量为100单位。假设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是倾斜的,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使该商品需求增加50单位,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下,均衡量为:()。 A.少于100单位B.100单位C.150单位D.100到150单位之间

消费者剩余是指() A、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B、供给曲线这之上、均衡价格之下部分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以下部分D、消费者的最大满足程度E、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等到的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基数效用理论在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时,是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为基础。A.消费者对的商品的偏好B.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C.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识别D.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支付能力

在消费者达到均衡时,最后一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取决于()A、商品的价格B、消费者的收入C、消费者的收入和价格D、商品的质量

消费者均衡:()。 A、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B、是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这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C、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D、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E、是指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差,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得好处的总和F、是研究消费者把有限的货币收入用于购买何种商品、购买多少能达到效用最大,即研究消费者的最佳购买行为问题

消费者剩余是:()A.消费者为了商品的生产而必须向政府支付的东西。B.消费者通过支付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而得到的收益。C.以下状况给消费者带来的收益:消费者购买商品所需要支付的价格低于他们中一些人愿意以及能够为该商品所支付的价格。D.消费者可以在各种价格水平得到的收益。

人们能够享受到消费者剩余,是因为( )。A、递减的边际效用B、人们按最后一单位商品的价值支付C、商品供给量过大D、商品价格过低E、生产者的施舍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已知某商品的均衡价格为1元时,均衡交易量为1000单位。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下,均衡交易量是()A.1000单位B. 1400单位C. 大于1400单位D. 小于1400但大于1000单位

下列属于需求构成要素的是( )。A.消费者偏好、商品价格B.商品价格、支付能力C.商品价格、购买欲望D.支付能力、购买欲望

假设某商品需求函数为Q=100-2P,供给函数为Q=20+6P。 (1)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销售量是多少? (2)如果政府对该商品征收每单位商品4元的数量税,市场均衡的销售量是多少?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商接受的价格分别是多少?税收负担如何分配? (3)如果商品供给函数变为Q= 40+6P,题目(1)和(2)中的答案该如何变化?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A、满足程度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C、边际效用D、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消费者剩余是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支付单位商品的税负等于单位商品实际支付价格与其税前均衡价格之差。

某商品的均衡价格P=15元时,均衡量为100单位。假设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垂直而供给曲线是倾斜的,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使该商品需求增加50单位,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下,均衡量为()A、少于100单位B、100单位C、150单位D、100到151单位之间

在消费达到均衡时,最后一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取决于()。A、商品的价格B、消费者的收入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D、商品的特性

消费者残剩是指()A、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B、供给曲线这之上、均衡价格之下部分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以下部分D、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等到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基数效用理论在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时,是以()为基础A、消费者对的商品的偏好B、边际效用递减规律C、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识别D、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支付能力E、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

根据经济学原理的观点,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是()。A、市场价格B、均衡价格C、供给价格D、需求价格

已知某商品的均衡价格为1元时,均衡交易量为1000单位。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使得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下,均衡交易量是()A、1000单位B、1400单位C、大于1400单位D、小于1400但大于1000单位

消费者剩余是()。A、消费者购买能力超出实际购买额的差额B、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C、消费者购买某一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D、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单选题在商品市场上,一个消费者能否得到一件商品,取决于()。A商品价格、消费者的需要和收入B商品种类、消费者的喜好和支付能力C商品价格、消费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D商品种类、消费者的喜好和收入

单选题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A满足程度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C边际效D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单选题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从消费中得到的()。A满足程度B满足程度超过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C边际效用D满足程度小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多选题消费者残剩是指()A需求曲线之上、价格线以下部分B供给曲线这之上、均衡价格之下部分C需求曲线之下、价格以下部分D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等到满足程度大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部分

单选题某商品的均衡价格P=15元时,均衡量为100单位。假设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垂直而供给曲线是倾斜的,如果消费者收入增加使该商品需求增加50单位,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下,均衡量为()A少于100单位B100单位C150单位D100到151单位之间

单选题在消费达到均衡时,最后一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取决于()。A商品的价格B消费者的收入C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D商品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