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题目列表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适用于()A、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事故B、环境污染事故C、核设施事故D、国防科研生产事故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C、事故的简要经过D、事故造成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

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15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A、处理现场B、保护事故现场C、搜集证据D、相关证据

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的罚款。A、10B、20C、40D、30

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以下()规定处以罚款。A、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B、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C、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50%的罚款D、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一般由哪些组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哪些规定处以罚款?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组一般由哪些组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予以公布,自()起施行。

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A、做出标记B、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C、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D、不太重要的证据可以毁灭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有下列ABCD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B、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C、阻碍、干涉事故调查工作的D、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对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事故在以下( )方面进行规定。A、事故报告责任B、事故报告的程序和时限C、事故报告内容D、事故受理值班制度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A、7B、10C、20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