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筒水位按规定应保持在正常水位线()范围内。A、±100mmB、±80mmC、±50mmD、±20mm

锅筒水位按规定应保持在正常水位线()范围内。

  • A、±100mm
  • B、±80mm
  • C、±50mm
  • D、±20mm

相关考题:

锅筒内连续排污短管上端应位于()。 A、正常水位B、正常水位下30~40mmC、正常水位下70~80mm

锅炉运行中,运行人员不间断地通过水位表监督锅内的水位。锅炉水位应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 )mm内波动。

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mm 内波动。A.50 B.100 C.150 D.200

锅炉水位的监督调节中,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 )mm内波动。A.10B.30C.50D.100

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mm内波动.A20B30C50D70

锅炉的水位表是按照连通器内液柱高度相等的原理装设的。水位表的水连管与锅筒的()相连,水位表的汽连管与锅筒的()相连。A、水空间;汽空间B、水空间;水空间C、汽空间;汽空间D、汽空间;水空间

锅炉点火时,锅筒水位应保持在()水位。A、略高于正常B、略低于正常C、正常D、最低

连续排污管口一般装在汽包正常水位下()处,以连续排出高浓度的锅水,从而改善锅水品质。A、50~100mmB、100~150mmC、200~300mmD、400~500mm

带有ST1-600型调整器的车辆,须进行ST1-600型调整器的调整作用试验,螺杆长度不小于()。A、100mmB、80mmC、50mmD、20mm

锅筒正常水位零线规定在()处。A、锅筒中心线下100-180mmB、锅筒中心线上100-180mmC、锅筒中心线0mmD、任意的合适位置

锅炉冷态启动前,应上水至汽包正常水位线()处。A、+100mmB、+50mmC、0mmD、-100mm

锅炉的正常水位线是指()。A、最低安全水位线的±50mmB、最高安全水位线的±50mmC、最低和最高安全水位线之间中线的±50mmD、最低和最高安全水位线之间中线的±30mm

当锅炉采用自动调节水位时,锅筒中水位应保持在()±50mm。

为防止蒸汽管道发生水击事故,锅筒的水位应保持在(),如锅筒水位过高时,应适当排污。A、低水位B、高水位C、正常水位D、最低水位

水位表的水、汽连管应()。A、水平B、坡向水位表C、坡向锅筒D、汽连管坡向水位表,水连管坡向锅筒

水位表和锅筒之间的汽水连接管如不是水平布置()。A、汽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自行流向水位表B、汽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自行流向锅筒C、水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自行流向水位表D、水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自行流向锅筒

氧腐蚀主要发生在()附近,以及给水管道上。A、上锅筒水位线B、下锅筒中心线C、集箱前端D、下降管

水位表安装时应保证()A、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水位表,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锅筒B、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锅筒,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水位表C、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锅筒,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锅筒

各类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应为()。A、100mmB、80mmC、50mmD、200mm

锅炉运行时,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mm内波动。A、30B、40C、50D、60

160km/h区段中心锚节处接触线高度比相邻两侧吊弦高()。A、20~100mmB、20~80mmC、20~50mmD、0~20mm

单选题水位表安装时应保证()A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水位表,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锅筒B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锅筒,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水位表C气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能自动流向锅筒,水连管中的水能自行流向锅筒

单选题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mm内波动.A20B30C50D70

单选题锅炉点火时,锅筒水位应保持在()水位。A略高于正常B略低于正常C正常D最低

单选题氧腐蚀主要发生在()附近,以及给水管道上。A上锅筒水位线B下锅筒中心线C集箱前端D下降管

多选题水位表和锅筒之间的汽水连接管如不是水平布置()。A汽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自行流向水位表B汽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自行流向锅筒C水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自行流向水位表D水连管中的凝结水应自行流向锅筒

单选题锅炉运行时,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 )mm内波动。A30B40C50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