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碳钢、低合金钢终轧温度应≥800℃。

普碳钢、低合金钢终轧温度应≥800℃。


相关考题:

控制轧制的终轧温度一般控制在()。 A、800℃左右B、900℃左右C、1000℃左右

控制终轧温度轧制方法:为了控制终轧温度,精轧阶段采用降低道次压下量,延长轧制时间,以达到降低终轧温度,提高钢板性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终轧温度是指终轧道次或终轧阶段的轧件温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钢材在冷床上产生弯曲的主因是( )。 A、 开轧温度低B、 终轧温度低C、 冷却不均D、 终轧温度高

钢材在冷床上产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开轧温度低B.终轧温度低C.冷却不均D.终轧温度高

,网状碳化物的析出越严重。A.终轧温度越高,轧后冷却速度越慢B.终轧温度越低,轧后冷却速度越慢C.终轧温度越高,轧后冷却速度越快D.终轧温度越低,轧后冷却速度越快

09MnNb属于( )。A.低碳钢B.普碳钢C.低合金钢

对于火焰矫正中,低碳钢和普通低合金钢,常采用()℃的加热温度。A、200-400B、400-600C、600-800D、800-1000

线材控制冷却需要控制的温度参数是()。A、终轧温度、吐丝温度B、轧制温度、剪切温度C、开轧温度、终轧温度

普碳钢开轧温度应控制在()。A、1200~1250℃B、1100~1150℃C、1250℃以上

09MnNb属于()。A、低碳钢B、普碳钢C、低合金钢

以热轧态交货的钢管,为保证其性能,应严格控制好()。A、开轧温度B、轧制温度C、终轧温度

铁碳合金图对于确定碳钢()、开轧和终轧温度及制定热处理工艺具有重要参考依据。

钢材在冷床上产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开轧温度低B、终轧温度低C、冷却不均D、终轧温度高

轧后快冷工序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终轧温度B、提高终轧温度C、防止晶粒长大

钢的终轧温度是指终轧道次或终轧阶段的轧件温度。

开轧温度的下限主要受终轧温度的限制。

轧制温度主要包括()。A、开轧温度B、终冷温度C、终轧温度D、装炉温度

(),网状碳化物的析出越严重。A、终轧温度越高,轧后冷却速度越慢B、终轧温度越低,轧后冷却速度越慢C、终轧温度越高,轧后冷却速度越快D、终轧温度越低,轧后冷却速度越快

铁碳合金相图对于确定碳钢加热温度、开轧和终轧温度及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依据。

铁碳金属状态图是确定碳钢加热、开轧、终轧温度和制订碳钢热处理工艺的参考依据。

控制终轧温度轧制方法:为了控制终轧温度,精轧阶段采用降低道次压下量,延长轧制时间,以达到降低终轧温度,提高钢板性能。

用局部加热法直碳钢或低合金钢轴时,加热温度达到()℃时应停止加热。A、400~500B、500~600C、600~700D、700~800

对某些终轧温度要求高的特殊钢,必须严格控制其终轧温度。一般终轧温度应比上临界点高()。A、10~30℃B、30~50℃C、50~80℃D、40~60℃

轧制工艺主要包括:变形制度、速度制度和温度制度,其中温度制度规定了轧制时的温度区间,即:()。A、加热温度和开轧温度B、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C、加热温度和终轧温度

用火焰矫正低碳钢或普通低合金钢焊件时,通常采用()的加热温度。A、400-500℃B、600-800℃C、800-900℃

单选题用火焰矫正低碳钢或普通低合金钢焊件时,通常采用()的加热温度。A400-500℃B600-800℃C8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