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钢包温度损失,值班人员组织进包时要确保一次性投入,要保证已装好的包从烤包位吊包到钢包座到炉后钢包车上时间≤()分钟.A、30B、35C、40D、42

为减少钢包温度损失,值班人员组织进包时要确保一次性投入,要保证已装好的包从烤包位吊包到钢包座到炉后钢包车上时间≤()分钟.

  • A、30
  • B、35
  • C、40
  • D、42

相关考题:

目前,钢包、中间包常用的保温覆盖剂为()。

为了减少钢水温降应采取()措施。A、钢包加盖B、钢包、中包加保温剂C、保护套管D、浸入式水口

钢包又称为()。A、大包B、盛钢桶C、钢水包D、中间包

造成精炼钢包漏包的原因是()。A、精炼采用微正压操作B、钢包烘烤时间较短C、钢水氧化性过强D、钢水量较大

LF炉精炼过程中发生炉盖漏水应采取的措施()A、立即停止电极供电B、提升电极并抬起包盖C、停止吹氩D、如果钢包进水,须首先关闭炉盖进水总阀门,处理事故部位E、如果包内无水,将钢包开到等待位,对事故部位进行处理

浇注温度一般是指()温度。A、钢包B、中间包C、结晶器

连铸时钢水从钢包浇到中间包,再从中间包浇到结晶器,浇注全程保护浇注,目的是防止钢水被()。

连铸浇注设备包括()。A、钢包B、钢包回转台C、中间包D、中间包小车

原则上从中间包停止烘烤到钢包开浇的时间越短越好。

粘土砖主要用于钢包的()和包底部位。

LF炉精炼要求钢包顶部有一定的自由空间,故钢包钢水液面至包缘有不少于()mm距离,同时设置水冷的防溅包盖。

钢水的二次氯化是指()。A、出钢→钢包B、钢包→中包→结晶器C、钢包LF位→VD位

当发生钢包漏钢时,如果正在出钢过程中,立即向上摇炉停止出钢,并分清以下情况,分别采取措施()A、出钢过程中包底漏钢,钢流较大时,在炉下坑处不开车,至钢水漏完;钢包刺钢或钢流比较小时,开至吊包位。负责人:炉下工B、出完钢开车过程中包底漏钢,如果钢水车可以运行,开至吊包位。负责人:炉下工C、包壁漏钢:当包壁漏钢,将车立即开出,开至吊包位。负责人:摇炉工D、开至吊包位后,炼钢工立即组织钢水倒包。负责人:炼钢工

连铸操作中钢包到中间包采用吹氩的长水口保护浇铸的主要作用是()。A、减少钢流温度损失B、防止钢水二次氧化C、使中间包钢水温度成份均匀

钢包向中间包浇注钢水时,不得下渣。

造成钢包穿包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钢包入LF炉后,加热一段时间后钢水的温度仍比入炉时低,主要是因为包壁耐材的吸热大于电极供热。

造成钢包穿包事故的原因有()。A、钢液的温度过高B、钢液的氧化性过强C、耐火材料质量不好D、钢包砌筑质量不好E、过度使用造成穿包

浇注车间要保证钢包烘烤效果,要求新投入钢包座在翻包机位倾动至横放时包底温度不低于()度。A、500B、600C、700D、800

钢包的烘烤分为()。A、在线周转钢包的烘烤B、离线周转钢包的烘烤C、新包的烘烤D、出钢前烘烤E、大小修包烘烤

大修包、小修包、备用包、隔炉包出站钢水温度比正常连用钢包上调()℃。A、2-5B、3-5C、5-8D、5-10

使用大修包、小修包、备用包、隔炉包进行冶炼,精炼时间不得少于()min。A、30B、35C、40D、45

处理过程中渣线、包壁或包底熔穿造成漏钢,产生原因()。A、钢包包龄后期,钢包准备时检查疏忽B、钢水温度过高C、来自LF炉的钢水在LF炉处理时间过长,温度过高D、RH处理时间过长E、滑动水口滑板砖连用炉数过多

为减少钢包温度损失,值班人员组织进包时要确保一次性投入,要保证现装现进的包从烤包位吊包到钢包座到炉后钢包车上时间≤()分钟,包摆好后转炉车间必须将包开至烤包位进行烘烤。A、30B、35C、40D、42

钢水的二次氧化是指()。A、出钢→钢包B、钢包→中包→结晶器C、钢包LF位→VD位D、结晶器→二冷

钢水进入钢包后会出现钢液温度分层现象,温度分层随时间的延长加剧,在包底形成低温区。

吊运钢水包的吊具,强度要经过(),并设有防止钢包脱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