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裂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A、300B、400C、500D、600

4分裂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

  • A、300
  • B、400
  • C、500
  • D、600

相关考题:

某超髙压送电线路,试根据下列给定条件判断。 导线为双分裂(2XLGJ-240/55),子导线垂直排列,不用间隔棒,若档距500m,用防振锤保护,每档每端安装数量为()。A.不必安装; B.1个; C.2个; D.3个,

电线的平均运行张力和防振措施,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Tp为电线的拉断力) A)档距不超过500m的开阔地区,不采用防振措施时,钢芯铝绞线的平均运行张力上限为12%Tp B)档距不超过500m的开阔地区,不采用防振措施时,钢芯铝绞线的平均运行张力上限为18%Tp C)档距不超过500m的非开阔地区,不采用防振措施时,钢芯铝绞线的平均运行张力上限为22%Tp D)钢芯铝绞线的平均运行张力为25%Tp,均需用防振锤(阻尼线)或另加护线条防振

由于分裂导线和间隔棒组成的导线系统其自阻尼性能加强,且导线周围的平稳气流被改变,故分裂导线的微风振动远小于单导线,规程规定采用间隔棒的4分裂导线,档距小于()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A.400m; B.450m; C.500m; D.550m。

某变电所的500kV户外配电装置中选用了2×LGJT-1400双分裂软导线,其中一间隔的架空双分裂软导线跨距长63m,临界接触区次档距长16m。此跨距中架空导线的间隔棒间距不可选:(A) 16m(B) 20m(C) 25m(D) 30m

导线直径在12~22mm,档距在350~700m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安装防振锤个数为()个A1B2C3D4

分裂导线间隔棒的结构面应与导线垂直,安装时应测量次档距。杆塔两侧第一个间隔棒的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端次档距的(),其余不应大于次档距的±3%。A±5%B±3%C±2%D±1.5%

四分裂及以上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500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阻尼间隔棒宜()A、等距B、不等距C、对称D、不对称

铝钢截面比不小于4.29的钢芯铝绞线,其导线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为拉断力的()时,不论档距大小均需采取安装防振锤(阻尼线)或另加护线条的防振措施A、25%B、22%C、18%D、16%

大跨越导、地线的防振措施,宜采用()方案,同时分裂导线宜采用阻尼间隔棒。A、防振锤B、阻尼线C、重锤D、阻尼线加防振锤

大跨越导、地线的防振措施,宜采用()方案,同时分裂导线宜采用阻尼间隔棒,具体设计方案宜参考运行经验或通过试验确定。A、防振锤B、阻尼线C、阻尼线加防振锤D、减小年平均运行张力

依据《10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分裂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A、400B、450C、500D、600

间隔棒的施工有哪些要求() A、导线紧线及附件完毕后应立即安装间隔棒,间隔棒与防振锤应同时安装B、间隔棒安装距离可用与飞车相配合的计数器测量或斜距丈量法测量C、三相导线的间隔棒应整齐地排列在一条与导线垂直的直线上D、铁塔两端第一个间隔棒距离偏差应不大于次档距的1.5%,其余应不大于次档距的3%,各相间隔棒安装位置应相互一致

在风力的作用下,分裂导线各间隔棒之间发生的振动称()。A、舞动B、摆动C、次档距振动D、风振动

铝钢截面比不小于4.29的钢芯铝绞线,其导线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为拉断力的()时,不论档距大小均需采取安装防振锤(阻尼线)或另加护线条的防振措施

采取优化子导线间隔棒布置的方法抑制次档距振荡的发生,防次档距振荡的间隔棒布置原则有哪些()A、最大次档距B、端次档距C、平均次档距D、中间次档距

采用分裂导线的架空送电线路,确定间隔棒安装距离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B、电磁吸引力的大小C、次档距振荡D、防振要求

在风的作用下,分裂导线两间隔棒之间所产生的振动称为()。A、微风振动B、舞动C、次档距振动D、电晕振动

采用()的方法不能防止导线振动。A、放松弧垂B、装防护条C、安防振锤D、增大档距

线路防止振动的具体措施有()。A、安装防振锤和阻尼线B、安装护线条和防振线夹C、安装相间间隔棒D、尽量取消子导线间隔棒

分裂导线第一个间隔棒安装距离偏差不应大于()。A、30mmB、次档距的±1.5%C、端次档距的±3%D、端次档距的±1.5%

4分裂导线采用阻尼间隔棒时,档距在700m及以下可不再采用其他防振措施。

某型号钢绞线设计年平均运行张力上限为18%,在档距120m以下时,()对导线采取防振措施。

某型号钢芯铝绞线设计年平均运行张力上限为18%,在档距500m以下的非开阔地段,()对导线采取防振措施

目前比较广泛认可的相间间隔棒布置原则有()。A、越靠近档距中央的位置,导线刚度越小,越易发生振动,因此在靠近导线中央的位置应尽可能设置相间间隔棒B、相间间隔棒不应等距分布,避免形成若干有振动频率相同的子档距,发生子档距间的频率耦合C、无论线路档距大小,所有相间间隔棒都应装设在档距的中央D、较大档距的情况需要设置较多的相间间隔棒

多选题铝钢截面比不小于4.29的钢芯铝绞线,下列哪些防振措施(当有多年运行经验时可不受此限)表述是正确的?()A当平均运行应力安全系数为4.0时,不论档距大小,应采取防振锤(阻尼线)或另加护线条的防振措施。B当平均运行应力安全系数为4.545时,不论档距大小,应采取护线条的防振措施。C当平均运行应力安全系数为5.56时,只要档距不超过500m,不需采取防振措施。D当平均运行应力安全系数为6.25时,只要档距不超过500m,不需采取防振措施。

多选题采用分裂导线的架空送电线路,确定间隔棒安装距离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导线的最大使用张力B电磁吸引力的大小C次档距振荡D防振要求

多选题采取优化子导线间隔棒布置的方法抑制次档距振荡的发生,防次档距振荡的间隔棒布置原则有哪些()A最大次档距B端次档距C平均次档距D中间次档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