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均采用被加热水(主凝结水、给水)与蒸汽是成()的布置方式。

加热器均采用被加热水(主凝结水、给水)与蒸汽是成()的布置方式。


相关考题:

电加热锅炉部分采用金属管状电阻式加热器,来给水加热使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产生热水或蒸汽)的设备。()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凝结水泵的任务是将凝汽器热水井中的凝结水抽出,增压后送往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经高压给水泵、高加加热送往锅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加热器运行要监视进、出加热器的(水温);加热器蒸汽的压力,温度及被加热水的流量;加热器疏水();加热器的()。

有蒸汽锅炉的热力系统主要包括()系统、蒸汽系统、排污、疏放水和放气系统。 A、热水B、汽水C、凝结水D、给水

下面关于给水管道布置的叙述中,何项是错误的?( )A.居住小区的室外给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室内生活给水管网宜布置成枝状B.居住小区的室内外给水管网均宜布置成环状C.给水管、热水管、排水管同沟敷设时,给水管应在热水管之下,排水管之上D.同沟敷设的给水管、热水管、排水管之间净距宜≥0.3m

给水回热系统各加热器的抽汽要装逆止门的目的是()。A防止蒸汽倒流;B防止给水倒流;C防止凝结水倒流;D以上都不是。

在汽轮机内做完功的过热蒸汽被凝汽器冷却成为凝结水,凝结水经凝结泵送到()加热。A、水冷壁B、高压加热器C、低压加热器D、再热器

主蒸汽管道与给水管道在空间都布置成几段弯曲形式,这种方法属于:()A、自然补偿B、补偿器C、冷补偿D、便于布置

某工程采用快速式水加热器,热媒压力为4Kg/cm(0.4MPa)的饱和蒸汽,饱和温度为151.1℃,冷水温度为10℃,水加热器出水温度为60℃,凝结水温度为80℃,热媒与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度差为()℃。A、81.2℃B、141℃C、50℃D、91.1℃

在热水供应系统以蒸汽作热媒时,为了保证凝结水及时排放,同时又防止蒸汽漏失,在用汽设备的凝结水回水管上应当每台设备上均配置()。

加热器运行要监视进、出加热器的();加热器蒸汽的压力,温度及被加热水的流量;加热器疏水();加热器的()。

给水系统中,加热器的蒸汽凝结水水质较好,一般都重读利用于()A、疏水箱B、扩容器排掉C、除氧器D、水沟

属于给水回热系统的是()。A、高、低表面式加热器B、除氧器C、加热抽汽D、主凝结水

低压加热器疏水泵是将加热器疏水打向(),保证低压加热器侧水位在1/31/2运行。A、凝汽器B、高压加热器C、给水管道D、主凝结水管道

下列选项中,可认为是绝热过程的是()。A、水经过给水泵B、蒸汽经过高压加热器C、水经过凝结水泵D、蒸汽经过汽轮机

水在()中被加热成蒸汽,经过加热器进一步加热成过热蒸汽,再通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A、锅炉B、省煤器C、高压加热器D、低压加热器

在管线综合布置中管线分层布置时,自下而上布置的顺序是()。A、排水、给水、蒸汽、热水B、排水、给水、热水、蒸汽C、给水、排水、蒸汽、热水D、给水、排水、热水、蒸汽

在管线综合布置中管线分层布置时,自下而上布置的顺序是()。A、排水、给水、蒸汽、热水B、排水、给水、热水、蒸汽

低压加热器疏水可采用逐级自流的方式流至某一压力较低的加热器中,再用疏水泵打入()。A、凝汽器B、下级加热器C、除氧器D、该级加热器出口的主凝结水管路

在汽轮机热力试验中,主蒸汽流量可通过直接测量确定、测定主凝结水或主给水流量,再折算成主蒸汽流量()

加热器蒸汽侧自动保护装置的作用是,当汽轮机保护装置动作时防止加热器内的()经过抽气管流入汽轮机内。A、凝结水B、给水C、蒸汽D、疏水

加热器满水会使被加热的给水(或凝结水)出口温度()。A、降低B、升高C、不变D、均可能

除氧器采用加热蒸汽从热水箱进入的方式,其优点是()。A、可防止热水箱发生“自生沸腾”现象;B、在稳定的工况下,可提高除氧效果;C、可防止已经除氧后的凝结水重新被污染;D、可节省加热蒸汽量。

主凝结水泵与凝结水升压泵串联工作,主要目的是()。A、使除盐设备避免承受较高压力;B、便于主凝结水泵工作,防止入口汽化;C、便于克服低压加热器阻力;D、方便高压除氧器布置。

加热器的传热端差是加热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加热器()。A、给水出口温度之差;B、给水入口温度之差;C、加热蒸汽温度之差;D、给水平均温度之差。

单选题某工程采用快速式水加热器,热媒压力为4Kg/cm(0.4MPa)的饱和蒸汽,饱和温度为151.1℃,冷水温度为10℃,水加热器出水温度为60℃,凝结水温度为80℃,热媒与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度差为()℃。A81.2℃B141℃C50℃D91.1℃

单选题某工程采用半即热式加热器,热媒为0.1MPA的饱和蒸汽(表压),饱和蒸汽温度为119.6℃,凝结水温度为80℃,冷水的计算温度为10℃,水加热器出口温度为60℃。则热媒与被加热水的计算温差应为()℃A44.8B65.0C52.7D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