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跳汰选煤理论分选比重为1.9,入选原煤浮沉资料中各密度及产率为-1.6为75.5%;1.6-1.8为7%;1.8-1.9为2.5%;1.9-2.0为3.0%;+2.0为12%;该种煤的可选性为()。A、中等可选B、易选C、难选D、极易选

某矿跳汰选煤理论分选比重为1.9,入选原煤浮沉资料中各密度及产率为-1.6为75.5%;1.6-1.8为7%;1.8-1.9为2.5%;1.9-2.0为3.0%;+2.0为12%;该种煤的可选性为()。

  • A、中等可选
  • B、易选
  • C、难选
  • D、极易选

相关考题:

下列选煤方法()不属于重力选煤。 A、跳汰选B、重介质选C、干扰床分选D、浮选

以下选煤方法中,分选效率最高的是()。 A、跳汰选煤B、重介质选煤C、浮游选煤D、斜槽选煤

在充气的煤浆中,依据颗粒表面润湿性分选煤泥,叫做()。 A、跳汰选煤B、重介质选煤C、浮游选煤D、重介选煤

重介质选煤过程中,入选原煤的粒度越小,分层速度越快,分选的效率也越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动筛跳汰选煤可以代替人工拣矸和块煤分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选煤厂进行原煤浮沉试验,样品的总重量为3800g,浮沉密度为1.60~1.90g/cm3时产物的产率为14.7%,+1.90g/cm3产物的重量为1700g,求-1.60g/cm3产物的产率为多少?

从某选煤厂某月的原煤浮沉试验综合表可知:-1.30g/cm3的产率为10.69%,1.30~1.40g/cm3的产率为46.15%,1.40~1.50g/cm3的产率为20.14%,+2.0g/cm3的产率为11.55%,问理论分选密度为1.40g/cm3,扣除+2.0g/cm3沉矸时密度±0.1的产率是多少?

根据原煤可选性曲线,不可以完成哪项工作()A、确定精煤的理论产率B、确定理论分选密度C、确定中煤产率D、确定分界灰分

计算题:从某选煤厂某月的原煤浮沉试验综合表可知:-1.30g/cm3的产率为10.69%,1.30~1.40g/cm3的产率为46.15%,1.40~1.50g/cm3的产率为20.14%,问理论分选密度为1.40g/cm3,不扣矸时密度±0.1的产率是多少?

对一个建成的矿井型选煤厂来说,影响跳汰选煤的主要因素是()。A、原煤可选性B、跳汰机的工作制度C、原煤粒度组成D、跳汰机结构特征

从某选煤厂某月的原煤浮沉试验综合表可知:-1.30g/cm3的产率为10.69%;1.30~1.40g/cm3的产率为46.15%,问1.30~1.40g/cm3的累计浮物产率是多少?

某选煤厂要求跳汰精煤的灰分小于13.50%,现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每小时测量一次跳汰精煤的灰分,测量数据如下:12.65%,13.24%,13.73%,14.07%,13.89%,12.98%。请问分选的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跳汰选煤是依据煤和矸石()差别来实现煤和矸石分选的方法。A、粒度B、密度C、形状

跳汰司机必须熟知入选原煤性质,掌握其密度组成和粒度组成。

跳汰选煤对不同煤种有较强的适应性,在分选()煤时,与重介选煤的分选精度接近。A、易选B、中等可选C、较难选D、难选

跳汰选煤的分选粒度范围为0.5~50mm。

()选煤是指在垂直脉动的介质中按颗粒密度差别进行分选的过程。A、湿法B、干法C、重介D、跳汰

跳汰机司机要掌握跳汰选煤的基本理论,本厂的工艺流程,不需要掌握入选煤的数质量、粒度和浮沉组成及可选性等。

计算题:从某选煤厂某月份原煤资料得知原煤灰分为20.50%,当精煤灰分为10.00%时,其理论产率为80%;尾煤灰分为77.50%时,理论产率为12.5%;求中煤的理论产率和灰分?

理论分选密度1.5,密度级1.4~1.6时产率为25.8%,该煤属于()A、难选煤B、较难选煤C、易选

跳汰选煤过程难,矿粒运动会受到水流作用的介质阻力。

计算题:某选煤厂采用主再洗跳汰联合流程分选,从跳汰机单机检查资料可知:精煤占入料产率为57.8%,灰分为10.16%,再洗精煤占入料产率为10.0%,灰分为16.30%,查得精煤的理论产率为71%,求主再洗跳汰机总的灰分和总的数量效率?

跳汰选煤大约占我国全部原煤入选量的()%A、40B、50C、60D、70

跳汰选煤对于入选原煤的粒度要求上限可达到100mm。

入选原料均质是保证跳汰制度稳定,提高分选效率等的重要条件。

从某选煤厂某月份原煤资料得知原煤灰分为20.50%,当精煤灰分为10.00%时,其理论产率为80%;尾煤灰分为77.50%时,理论产率为12.5%;求中煤的理论产率和灰分?

单选题根据原煤可选性曲线,不可以完成哪项工作()A确定精煤的理论产率B确定理论分选密度C确定中煤产率D确定分界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