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样时,当煤的粒度小于25mm时,其保留煤样量最少为30kg。

制样时,当煤的粒度小于25mm时,其保留煤样量最少为30kg。


相关考题:

胶质层煤样的制备,煤样的缩制和留样量,从粒度小于3mm的煤样中缩分出不少于0.75kg(单次测定用量为100g)煤样。()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制样中当粒度<3mm时,其保留样品量至少15kg。A对B错

按现行国标商品煤样采取方法规定,当商品煤的最大粒度小于25mm时,采取每个子样的最小质量为()Kg.A1.5B2C4

人工采样时,煤样的最小子样量是由()决定的。A煤的品种B煤的标称最大粒度C煤的变质程度

人工采样时,煤样的最小子样量是由煤的标称最大粒度决定的。A对B错

人工制备煤样过程中,当缩分粒度13mm的煤样时,其留样量应不少于()kg。A15B7.5C3.75D1.25

制样时粒度小于13mm时,其保留样品量至少15kg。A对B错

下列关于煤样的采取、制备和化验说法错误的是()。A、采样器开口尺寸应不小于被采样煤最大粒度为2.5倍。B、当采样基数大于或等于1000t时,采取一个总样;小于1000t时,可采取一个或多个总样。C、全水分煤样在一般分析煤样的制备过程中抽取,制样过程中应避免水分损失。D、发热量按GB/T213测定。

制样中当粒度<3mm时,其保留样品量至少15kg。

人工制备煤样过程中,当缩分粒度13mm的煤样时,其留样量应不少于()kg。A、15B、7.5C、3.75D、1.25

在煤样的缩制过程中,当保留的煤样与弃去的煤样两者灰分测定结果误差在1.5%以内时,可认为缩制符合要求。

在火车上采样,当煤样量为1000吨时,所采最少子样数目只与()有关。A、煤中硫分含量;B、煤的最大粒度;C、是否洗选;D、煤的品种。

在火车上单独取全水分煤样,当煤量小于1000t时,至少应采取6个子样。

关于煤样品制备正确的方法()A、将所采煤样全部破碎通过对应的筛子后,才能进行缩分。B、制备煤样时,只有粒度大于25mm的煤样经破碎后,才能进行缩分。C、当煤样含水分过大影响破碎和缩分时,应事先在不高于500C的温度下适当进行干燥。D、当分几部分处理煤样时,正确的方法是对每部分煤样的缩分比例应是相同的,再将各部分煤样混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煤样。

浮沉试验中,煤样中最大粒度大于或等于25mm,煤样灰分小于20%时,试验前、后的灰分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0%,煤样灰分大于或等于20%时,试验前、后的灰分绝对误差不得超过()。A、1.5%B、2%C、3%D、5%

在火车上采样,当煤量为1000t时,所采最少子样数目只与()有关。A、煤中硫分含量;B、煤的最大粒度;C、是否洗选;D、煤的品种。

将煤样缩分至粒度小于1mm时,保留样品的最小质量为()kg。A、100B、2C、1D、0.1

将煤样缩分至粒度小于13mm时,保留样品的最小质量为()kg。A、60;B、30;C、7.5;D、15。

在制样过程中,煤样破碎至粒度6mm时,煤样的最小保留量为7.5kg。

在制样过程中,产生制样偏差的原因有:()。A、煤样粒度B、外界物质进入C、煤样损失D、煤样量

人工采样时,煤样的最小子样量是由煤的标称最大粒度决定的。

按现行国标商品煤样采取方法规定,当商品煤的最大粒度小于25mm时,采取每个子样的最小质量为()Kg.A、1.5B、2C、4

煤样缩分至粒度小于13mm时,保留样品的最小质量为()kg。A、60B、15C、7.5D、30

制样时粒度小于13mm时,其保留样品量至少15kg。

填空题在运输工具上采取煤样时,对于最大精度为0~25mm的煤,每个子样的最小质量为();最大粒度>25~50mm的煤,每个子样的最小质量为()。

填空题将煤样缩分到粒度小于6mm时,其最小质量为()Kg。

单选题某煤样的粒度小于25mm,则子样的最小质量为()。A0.5kgBlkgC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