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电用煤的分类中,一般煤灰的软化温度ST高于1350℃的煤划为不结渣煤。

在发电用煤的分类中,一般煤灰的软化温度ST高于1350℃的煤划为不结渣煤。


相关考题:

判断煤在炉膛内燃烧时的结渣性能,一般用其灰的( ) A、变形温度B、液化温度C、软化温度D、干球温度

为了扩大原料煤种,炼焦用煤通常采用配煤工艺。某焦化厂采用肥煤22%、焦煤26%、瘦煤16%、气煤36%的比例配煤炼焦。这四种煤的灰分含量(空气干燥基,重量%)各为煤灰分A1=9.4%、焦煤灰分A2=7.9%、瘦煤灰分A3=10.6%、气煤灰分A4=11.4%,则配煤的灰分为( )。A.9.92%B.8.65%C.7.52%D.6.86%

在进行煤样空气干燥时,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不应在高于40摄氏温度下干燥()。A易氧化煤B无烟煤C受煤的氧化影响较大的测定指标用煤样D空气干燥作为全水分测定的一部分

灰融聚气化反应一般在煤的什么温度下操作()A、变形温度B、软化温度C、半球温度D、流动温度

可用软化温度作为煤灰是否结渣的判别界限,当软化温度小于1260℃时为()。

一般电厂固态排渣炉要求煤灰熔点ST大于()℃。A、1200B、1350C、1500D、1550

下述关于煤粉质量方面的说法不对的是:()A、煤粉水份较高,会降低火焰温度,延长火焰长度,因此入窑煤粉水份越低越好;B、煤粉细度越细,其燃烧速度越快;C、分解炉用煤质要求可比窑内用煤低些;D、一般要求,窑和分解炉用煤质要相对稳定。

下列关于煤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A、煤的可磨性是指煤研磨成粉的难易程度,主要与煤的煤化程度有关;一般说来,焦煤和肥煤可磨性指数较高,无烟煤、褐煤可磨性指数较低B、煤的黏结性是指煤在隔绝空气受热后能否黏结其本身或惰性物质(即无黏结能力的物质)或焦块的性质;煤的结焦性是指煤粒在隔绝空气受热后能否生成优质焦炭(即焦炭的强度和块度符合冶金焦的要求)的性质C、煤的结渣性是反映煤灰在燃烧或气化过程中的成渣特性,对于煤的燃烧与气化(尤其是固定床),结渣率高都是不利的D、煤从开始熔融到完全熔融,要经过一个较大的温度区域,一般测定它的三个熔融特征温度:硬化温度、软化温度和流动温度

灰熔点是()。A、煤的软化、熔融的温度B、气化炉的操作温度C、气化炉的设计温度D、灰熔点是煤灰的软化、熔融的温度

炉膛选型设计时,在BMCR工况下炉膛出口烟窗的设计计算烟温θ″F取决于煤灰变形温度,即θ″F≤(DT-100)℃;但若煤灰软化温度与变形温度之差(ST-DT)≤50℃,则应取θ″F()。A、≤(ST-150)℃;B、≤(DT-100)℃;C、≤(DT-50)℃

煤灰的变形温度表示符号是()A、BTB、DTC、ST软化温度D、FT熔化温度

按煤的综合利用煤有哪些分类?

判断煤在炉膛内燃烧时的结渣性能,一般用其灰的()。A、变形温度DTB、液化温度FTC、软化温度ST

发电用煤主要依据煤中挥发分的含量进行分类,一般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几大类。

发电用煤分类依据的主要指标是煤的干燥基无灰基挥发分()。

发电用煤主要依据煤中挥发分的含量进行分类,一般分为()、贫煤、烟煤、褐煤几大类。

发电用煤主要依据()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几大类。

发电用煤主要依据煤中挥发分的含量进行分类,一般分为无烟煤、贫煤、()、褐煤几大类。

煤灰的灰锥融化成液体或厚度在1.5mm以下时,对应的温度为().A、变形温度B、软化温度C、流动温度

煤灰熔融温度中,最具特征的是软化温度ST.一般电厂固态排渣炉要求煤灰软化温度大于1500℃。

单选题灰融聚气化反应一般在煤的什么温度下操作()A变形温度B软化温度C半球温度D流动温度

单选题判断煤在炉膛内燃烧时的结渣性能,一般用其灰的()。A变形温度DTB液化温度FTC软化温度ST

填空题发电用煤主要依据煤中挥发分的含量进行分类,一般分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几大类。

填空题发电用煤主要依据煤中挥发分的含量进行分类,一般分为()、贫煤、烟煤、褐煤几大类。

填空题发电用煤分类依据的主要指标是煤的干燥基无灰基挥发分()。

单选题电厂用煤灰熔点软化温度一般要求大于()℃。A1250B1150C1200

填空题发电用煤主要依据()进行分类,一般分为()、()、()、()几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