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完钢后钢包内渣子的碱度大于终渣碱度。

出完钢后钢包内渣子的碱度大于终渣碱度。


相关考题:

为有效防止钢包中钢水回磷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转炉挡渣B、提高钢包顶渣碱度C、降低钢包顶渣FeOD、提高钢包顶渣FeO

钢包内渣的碱度一般表示为( )。A.(MgO)/(SiO2)B.(CaO)/(SiO2)C.(SiO2)/(CaO)

吹炼过程中,要求初渣中碱度在1.8-2.5,终渣碱度在2.8-3.5范围内。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出钢时钢包“回磷”的主要原因是碱度降低,而Σ氧化亚铁(FeO)降低的影响要小些。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凡碱度小于1.0者称为()A、低碱度渣B、中碱度渣C、高碱度渣D、酸性渣

防止钢包回磷的主要措施有()。A、出钢过程向钢包内投入少量石灰粉,稠化炉渣,降低碱度B、挡渣出钢,控制下渣量C、A、B均可

高炉冶炼过程中,初渣、中间渣、终渣的碱度由高到低顺序正确的是()A、初渣-中间渣-终渣B、终渣-中间渣-初渣C、中间渣-终渣-初渣D、终渣-初渣-中间渣

出钢时用档渣球或档渣帽档渣出钢,减少氧化性渣流入钢包,防止钢水()。

出钢挡渣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转炉的高氧化铁终渣在出钢过程中流入钢包。

高碱度渣要求碱度R大于()。A、2.5B、1.8C、2.0

为了去除钢液中的硫,必须提高碱性渣的碱度,碱度越高,越有利于脱硫。

吹炼过程中,要求初渣中碱度在1.8~2.5,终渣碱度在2.8~3.5范围内。

碱度为2.8的渣为()。A、低碱度渣B、中碱度渣C、高碱度渣D、酸性渣

引起钢包“回磷”的主要原因是()。A、渣中(FeO)下降B、渣碱度下降C、钢温过高

下列不属于防止回磷的措施是:()。A、减少金属在钢包内停留时间;B、提高钢包内渣层的原始碱度;C、提高出钢温度D、以上都是

为了抑制回磷现象,在生产中常用的方法是:出钢前向炉内加入石灰使终渣变稠,以防止出钢前下渣;另外,在出钢时可往钢包内加入石灰粉以减弱熔渣的反应能力。

减少回磷的措施是()。A、防止中期炉渣的回磷,保持Σ(FeO)>10%,防止返干B、控制终点温度不能太高,保持高碱度C、防止出钢下渣,加挡渣塞、挡渣球等D、钢包采用碱性包E、提高出钢温度

滴落过程中的中间渣碱度较终渣碱度()A、高B、低C、相等D、不确定

到达风口前中间渣的碱度高于终渣。

下面哪一个不是降低钢包寿命的原因。()A、转炉下渣较多B、精炼渣子碱度低C、渣中CaO含量高

LF炉要保证好的脱硫效果需具备()。A、高碱度渣B、渣子的流动性好C、一定的钢液温度D、足够的氩气搅拌强度E、一定的精炼时间

防止“回磷”的措施有()。A、挡渣出钢B、采用碱性钢包C、投入少量石灰粉D、稠化渣子E、尽量减少钢水在钢包停留时间

关于炉渣表述错误的是()A、脱磷终渣碱度按1.8~2.5控制B、常规终渣碱度按3.2~4.0控制C、操作工要根据渣氧成分调整石灰用量及枪位D、渣中Tfe越高越有利于去P

造成钢液回磷的因素有()。A、熔渣碱度低B、氧化铁含量低C、炉温低D、出钢下渣多

转炉出钢后,钢包为什么要提倡要扒除氧化渣?

对于高炉渣,碱度大于1的渣是(),碱度小于1的渣是()

填空题对于高炉渣,碱度大于1的渣是(),碱度小于1的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