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0岁。因急性腹泻就诊。经医生诊断排除伤寒和副伤寒,为感染性腹泻病。属于哪类疾病()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心血管疾病E、消化系统疾病

男性,50岁。因急性腹泻就诊。经医生诊断排除伤寒和副伤寒,为感染性腹泻病。属于哪类疾病()

  • A、甲类传染病
  • B、乙类传染病
  • C、丙类传染病
  • D、心血管疾病
  • E、消化系统疾病

相关考题:

肥达试验不可协助诊断A.伤寒B.斑疹伤寒C.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D.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E.丙型副伤寒沙门菌所致副伤寒

是伤寒病和副伤寒病的总称,主要由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A.肠热症B.败血症C.旅游者腹泻D.泌尿系感染E.急性肠炎(食物中毒)

男,36岁。发热半个月,热型不规则,伴有轻度腹泻。血白细胞正常,肥达反应:“0”1:320.’‘‘H”1:80。副伤寒A.1:80,副伤寒B1:640。外斐反应Ox191:40。临床诊断首先考虑A.伤寒B.副伤寒甲C.副伤寒乙D.副伤寒丙E.斑疹伤寒

下列关于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说法正确的是() A、伤寒和副伤寒是一类常见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B、伤寒和副伤寒病原体相同C、伤寒和副伤寒免疫性相同D、伤寒和副伤寒病理变化完全不同E、伤寒和副伤寒防治措施完全不同

入院3天后.病人发生12小时以上的急性腹泻,当需排除___和后,即可诊断为医院内肠道感染。

男性,50岁。因急性腹泻就诊。经医生诊断排除伤寒和副伤寒,为感染性腹泻病。属于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心血管疾病E.消化系统疾病

男性,40岁,寒战、发热就诊,肥达反应结果为O凝集效价为1︰160,H凝集效价为1︰80,HA凝集效价为1︰40,HB凝集效价为1︰40,HC凝集效价为1︰40。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进一步明确诊断A、不用任何处理B、1周后复查肥达反应C、过1个月后复查肥达反应D、应接种伤寒疫苗E、应按照伤寒进行抗感染治疗该情况说明可能是A、伤寒早期感染B、回忆反应C、既往伤寒感染D、接种过伤寒疫苗E、伤寒晚期感染1周后复查HA凝集效价达到1︰160说明病原体为A、伤寒沙门菌B、甲型副伤寒菌C、肖氏副伤寒菌D、希氏副伤寒菌E、其他细菌

腹泻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A、伤寒B、副伤寒C、急性细菌性痢疾D、Crohn病E、肠结核

男性,50岁。因急性腹泻就诊。经医生诊断排除伤寒和副伤寒,为感染性腹泻病。属于哪类疾病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心血管疾病E.消化系统疾病

患者男性,25岁。持续发热6天,腹泻3~5次/日,稀便。查体:T39.2℃,P9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双肺无异常,肝脾肋下1cm。为明确诊断应进行的检查项目有A、血常规B、血涂片检查疟原虫C、血培养D、粪常规+培养E、肝活检F、肥达试验提示:肥达试验结果为:H1:160,O1:160,TA1:40,TB1:40,TC1:40.肥达试验结果提示A、患疟疾B、患甲型副伤寒C、患乙型副伤寒D、患丙型副伤寒E、回忆反应F、伤寒沙门菌早期感染为确诊伤寒杆菌感染,此时应进行A、血培养B、骨髓培养C、尿培养D、粪培养E、胆汁培养F、痰培养血培养细菌生长,下列支持伤寒沙门菌的特征有A、涂片革兰阴性杆菌,菌体细长B、XLD琼脂平板上为中央黑色菌落C、氧化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D、动力(+)E、血清凝集反应O、Hc阳性F、血清凝集反应O、Hd、Vi均为阳性入院后第7天再次取血做肥达试验,结果为H1:320,O1:320,TA1:40,TB1:40,TC1:4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O滴度增高,支持伤寒诊断B、可排除甲型副伤寒C、可排除乙型副伤寒D、可排除丙型副伤寒E、不能排除甲型副伤寒F、不能排除乙型副伤寒

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感染B:伤寒C:副伤寒D:再生障碍性贫血E:流感

属于丙类传染病的包括()。A、黑热病B、急性出血性结膜炎C、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D、包虫病E、丝虫病

患者男性,25岁。持续发热6天,腹泻3~5次/日,稀便。查体:T39.2℃,P9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双肺无异常,肝脾肋下1cm。肥达试验结果提示().A、患疟疾B、患甲型副伤寒C、患乙型副伤寒D、患丙型副伤寒E、回忆反应F、伤寒沙门菌早期感染

肥达试验可协助诊断()A、伤寒B、甲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C、乙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D、丙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E、斑疹伤寒

简述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

是伤寒病和副伤寒病的总称,主要由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A、肠热症B、败血症C、旅游者腹泻D、泌尿系感染E、急性肠炎(食物中毒)

男,36岁。发热半个月。热型不规则,伴有轻度腹泻。血白细胞正常。肥达反应:"O"1:320,"H"1:80。副伤寒A1:80,副伤寒B1:640。外斐反应OX191:40.临床诊断首先考虑()A、伤寒B、副伤寒甲C、副伤寒乙D、副伤寒丙E、斑疹伤寒

患者男性,25岁。持续发热6天,腹泻3~5次/日,稀便。查体:T39.2℃,P9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双肺无异常,肝脾肋下1cm。入院后第7天再次取血做肥达试验,结果为H1:320,O1:320,TA1:40,TB1:40,TC1:4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O滴度增高,支持伤寒诊断B、可排除甲型副伤寒C、可排除乙型副伤寒D、可排除丙型副伤寒E、不能排除甲型副伤寒F、不能排除乙型副伤寒

单选题男,36岁,发热半个月,热型不规则伴有轻度腹泻,血白细胞正常,肥达反应:“O”1:320,“H”1:80,副伤寒A 1:80,副伤寒B 1:640,外斐反应O×191:40,,临床诊断首先考虑(  )。A伤寒B副伤寒甲C副伤寒乙D副伤寒丙E斑疹伤寒

多选题肥达试验可协助诊断( )A伤寒B甲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C乙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D丙型副伤寒杆菌所致副伤寒E斑疹伤寒

单选题腹泻伴里急后重者可见于()A伤寒B副伤寒C急性细菌性痢疾DCrohn病E肠结核

单选题是伤寒病和副伤寒病的总称,主要由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A肠热症B败血症C旅游者腹泻D泌尿系感染E急性肠炎(食物中毒)

多选题患者男性,25岁。持续发热6天,腹泻3~5次/日,稀便。查体:T39.2℃,P9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双肺无异常,肝脾肋下1cm。入院后第7天再次取血做肥达试验,结果为H1:320,O1:320,TA1:40,TB1:40,TC1:4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H、O滴度增高,支持伤寒诊断B可排除甲型副伤寒C可排除乙型副伤寒D可排除丙型副伤寒E不能排除甲型副伤寒F不能排除乙型副伤寒

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高热,咳嗽,右侧胸痛一天就诊,胸部透视右下肺片状阴影。白细胞计数22×109/L,中性粒细胞90%。下列可致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水痘C伤寒D副伤寒E急性链球菌感染

配伍题出现高热、寒战、厌食、贫血等属于()|是伤寒病和副伤寒病的总称,主要由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最常见的沙门杆菌感染。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A肠热症B败血症C旅游者腹泻D泌尿系感染E急性肠炎(食物中毒)

单选题男性,50岁。因急性腹泻就诊。经医生诊断排除伤寒和副伤寒,为感染性腹泻病。属于哪类疾病()A甲类传染病B乙类传染病C丙类传染病D心血管疾病E消化系统疾病

多选题属于丙类传染病的包括()。A黑热病B急性出血性结膜炎C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D包虫病E丝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