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辊的工作直径大于下辊的工作直径,轧件出轧槽后将()。A、向上弯曲B、向下弯曲C、呈平直状态D、不一定

上辊的工作直径大于下辊的工作直径,轧件出轧槽后将()。

  • A、向上弯曲
  • B、向下弯曲
  • C、呈平直状态
  • D、不一定

相关考题:

当上辊的工作直径小于下辊的工作直径时,轧件离开轧辊后向( )弯 A、 上B、 下C、 左D、 右

轧辊名义辊径指的是非轧槽部位的直径。(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冷轧厂1780机组轧机支撑辊直径( )mm;工作辊直径( )mm 。

精轧工作辊直径的大小对成品宽度有影响。

当采用2.5mm的上压力轧制时,上辊工作直径比下辊工作直径大()mm。A、2.5B、5C、7.5D、10

连轧过程前一机架的轧件出辊速度必须()后一机架的入辊速度。A、等于B、小于C、大于D、小于或等于

冷轧厂1780机组轧机支撑辊直径();工作辊直径()。

轧机的空载辊缝改变值△S()轧件的实际轧出厚度变化值△h。A、小于B、等于C、大于

某机组在生产时,在钢板表面出现长度为1570mm的周期压印,请判断压印产生在()。(轧钢工作辊直径ф550mm,本机组入口开卷机上辊直径为ф500mm,本机组涂油机辊直径ф200mm)A、轧钢工作辊B、入口开卷机夹送辊上辊C、机组涂油辊

在初轧机和大型轧钢机上常采用的下压力轧制,指的是下辊工作直径小于上辊工作直径。

轧制工艺中的上压力,指的是上工作辊径大于下工作辊径,此时轧件将向下弯曲。()

矫直辊的直径主要决定于()。A、矫直质量B、矫直辊强度C、被矫直轧件宽度D、矫直辊长度

支撑辊直径通常为工作辊直径的()倍。

轧机的工作辊直径越大,其咬入角越大,轧薄能力越强。

用来将轧件送入轧辊的辊道叫()。A、延伸辊道B、工作辊道C、辅助辊道

纯轧时间就是()的时间。A、轧件轧制B、轧件出辊C、轧制周期

下列关于带钢卷取机夹送辊的叙述中()是正确的。A、上辊角速度高于下辊速度B、上辊直径大于下辊直径C、上辊线速度小于下辊线速度

取咬入角为摩擦角β,工作辊直径为D,则此时轧件的压下量为()。

()辊新辊(没有使用过)的名义直径和工作直径相等。A、带槽B、光面C、特殊

当上轧辊工作辊径大于下轧辊工作辊径时,上辊的线速度小于下辊的线速度,轧件向下弯曲。

某热连轧精轧机组第一架轧机工作辊名义直径为760mm,其工作辊最大直径为800mm,最小为720mm,求该架轧机工作辊的最大重车率?

工作辊配对时,直径大的轧辊必须作下辊使用。

大辊径轧出的轧件宽度比小辊径轧出的要大。

工作辊锁紧装置的作用是()。A、防止上下工作辊产生交叉B、将工作辊限定在轧线中心位置C、防止工作辊产生轴向窜动D、防止工作辊上下晃动E、防止工作辊断裂

线材生产时,中精轧同一对轧辊若直径公差不同,应将()。A、直径小的为上辊B、直径直径大的为上辊C、直径小的或直径大的轧辊均可为上辊D、直径小的或直径大的轧辊均可为下辊

上辊的工作直径为650毫米,下辊的工作直径为640毫米,上压力值为()毫米。A、2B、2.5C、5D、10

4PGC—380/350×1000中的380表示()。A、上齿辊直径B、下齿辊直径C、齿辊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