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取黏度较大的渣油测定水分前,应将渣油预先加热到多少()℃,再摇匀。A、45~50;B、55~60;C、70~80;D、105~110。

称取黏度较大的渣油测定水分前,应将渣油预先加热到多少()℃,再摇匀。

  • A、45~50;
  • B、55~60;
  • C、70~80;
  • D、105~110。

相关考题:

从加热炉对流室底部向上,炉管的排列依次为()。 A、对流渣油管、注水管、过热蒸汽管B、对流渣油管、过热蒸汽管、注水管C、注水管、过热蒸汽管、对流渣油管D、注水管、对流渣油管、过热蒸汽管

减黏裂化是将()经过浅度热裂化以降低黏度,使之可以少掺或不掺轻质油而达到燃料油质量要求的一种热加工工艺。 A.减压渣油B.裂化渣油C.常压渣油D.重柴油

渣油黏度大,沸点高,挥发性差,并且含有较多的灰分。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渣油罐脱水前为什么要静置和加热?

焦化装置全面停工后,管线吹扫顺序为()。A、渣油、蜡油、轻油B、轻油、蜡油、渣油C、蜡油、渣油、轻油D、渣油、轻油、蜡油

停工前渣油应切换成蜡油。

常减压来渣油热值一般是多少大卡/公斤?

称取粘度较大的渣油测定水分前,应将渣油预先加热到(),再摇匀。A、40~50℃;B、55~60℃;C、70~80℃;D、105~110℃。

测定黏度较大的渣油中的水分前,为使油充分混合均匀,在试验前要将试样预先加热到105~110℃,再摇匀。

空气干燥法测定煤中全水分和分析水分时,电热干燥箱都不需要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110℃。

渣油在进入焦炭塔进行焦化反应前会先经过()A、分馏塔B、稳定塔C、加热炉D、压缩机

装置全面停工后,管线吹扫顺序为()。A、渣油、蜡油、轻油B、轻油、蜡油、渣油C、蜡油、渣油、轻油D、渣油、轻油、蜡油

关于焦化流程,下面的说法不正确是()。A、原料渣油先进入加热炉的对流室,再进入辐射室B、原料渣油入装置先送入原料罐再由原料泵抽出C、原料渣油先进入分馏塔再进入加热炉辐射室D、原料渣油先进入加热炉的辐射室,再进入对流室

四通阀的四个流程分别是()。A、渣油从加热炉来、渣油分别去二个焦炭塔底部、渣油去焦炭塔开工线B、渣油从加热炉来、渣油分别去二个焦炭塔顶部、渣油去焦炭塔开工线C、渣油从加热炉来、渣油分别去二个焦炭塔的开工线、渣油去焦炭塔底部D、渣油分别从二个加热炉来、渣油去焦炭塔的开工线、渣油去焦炭塔底部

焦化装置全面停工后,管线吹扫顺序为()。A、渣油、蜡油、轻油B、轻油、蜡油、渣油C、蜡油、渣油、轻油D、渣油、轻油、蜡油E、分析点火棒的材料

为什么加热炉对流管渣油罐口温度不应超过380℃?

停工前,渣油催化裂化装置应将渣油切换成蜡油。

德士古烧嘴的中心管道通(),中心管道与外管之间通()。A、渣油、蒸汽B、渣油、氧气C、氧气、渣油D、蒸汽、渣油

烘炉时加热炉燃料为()。A、氮气B、氢气C、燃料气D、渣油

减黏裂化是将()经过浅度热裂化降低黏度,使之可少掺或不掺轻质油而达到燃料油质量要求的一种热加工工艺。A、减压渣油B、裂化渣油C、常压渣油D、重柴油

以下换热器介质的走向,合理的是()A、渣油与原油的换热器,渣油走管程B、原油与柴油的换热器,原油走管程C、渣油与拔头油的换热器,渣油走管程D、渣油冷却器,水走管程

渣油出装置后路不通憋压,应先()。A、关小渣油出装置阀B、关小塔底渣油抽出阀C、关小渣油泵出口阀D、关小渣油泵进口

固态燃料是指煤、木柴和凝固点较大的渣油。

渣油、重油的共同点:()不易挥发。A、相对密度较大脱水困难B、黏度较大,流动性差C、沸点高D、闪点高

常底渣油和减底渣油相比,减渣油自燃点低。

单选题渣油出装置后路不通憋压,应先()。A关小渣油出装置阀B关小塔底渣油抽出阀C关小渣油泵出口阀D关小渣油泵进口

单选题以下换热器介质的走向,合理的是()A渣油与原油的换热器,渣油走管程B原油与柴油的换热器,原油走管程C渣油与拔头油的换热器,渣油走管程D渣油冷却器,水走管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