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镜片焦度为+8.00D,后顶点距离为12mm,求该镜片的有效镜度。

有一镜片焦度为+8.00D,后顶点距离为12mm,求该镜片的有效镜度。


相关考题:

验光结果为( ),验光镜片至角膜前顶点距离为12mm,则该隐型眼镜度数是-80..D。A.-9.00DB.-9.50DC.-8.00/-1.00×90°D.-7.25D

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测量的镜片的顶焦度是指镜片的( )。A.主点焦度B.前顶点焦度C.后顶点焦度D.全屈光度

用直视式顶焦度计测量镜片要测量镜片( )镜度。A.前顶点B.后顶点C.前后顶点D.凹凸面

计算:有一镜片焦度为+8.00D,后顶点距离为12mm,求该镜片的有效镜度。

验光结果为(),验光镜片至角膜前顶点距离为12mm,则该隐形眼镜度数是-8.00D。 A.-8.25DB.-9.50DC.-8.50/-1.00×90D.-7.25D

眼镜的光心距与瞳距不符时,眼的回旋角大小与()无关。 A.偏心距B.焦片后顶点至主点的距离C.镜片焦距D.镜片焦度

若镜片度数为-4D,顶点距离为12mm,则该度数在角膜上为:()A、-3.82DB、-2.32DC、-4.48DD、-3.00DE、-4.80D

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测量的镜片的顶焦度是指镜片的()。A、主点焦度B、前顶点焦度C、后顶点焦度D、全屈光度

焦度计测量镜片时,把镜片后表面放在焦度计支座上对中,如被测镜片是设计棱镜度为零的单光镜片,应在镜片的()处测量。A、光学中心B、前表面C、后表面D、几何中心

关于镜片后顶点焦度说法不合适的是()。A、镜片的主点焦度就是后顶点焦度B、镜片主点焦度与后顶点焦度误差要求小于0.125DC、焦度计上测量的镜处光度为后顶点焦度D、镜片的焦距是从主点至焦点的距离

用直视式顶焦度计测量镜片要测量镜片()镜度。A、前顶点B、后顶点C、前后顶点D、凹凸面

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处方需进行顶点焦度换算原因是()。A、两者的镜片大小不同B、两者的镜片材料不同C、两者的镜片距离眼睛的后顶点的位置不同D、两者的镜片折射率不同

验光结果为(),验光镜片至角膜前顶点距离为12mm,则该隐形眼镜度数是-8.00D。A、-9.00DB、-9.50DC、-8.00/-1.00×90D、-7.25D

()是从子镜片顶点至镜圈内缘最低点处的垂直距离。A、子镜片顶点高度B、子镜片顶点距离C、子镜片顶点互差D、子镜片高度

关于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进行顶点焦度换算,说法错误的是()。A、近视镜片度数增加,远视镜片度数降低B、由于接触镜的后顶点与框架眼镜的后顶点位置不同C、屈光度数超过4.00D需要进行焦度换算D、近视镜片度数降低,远视镜片度数增加

设近视眼的远点位于角膜顶点前方100mm,镜眼距为12mm的矫正眼镜片应为()°。A、—11.36DB、—11.76DC、—9.50DD、—8.00D

临床工作中,焦度计实际测量的镜片焦度为()。A、结点焦度B、主点焦度C、后顶点焦度D、前顶点焦度

单选题验光结果为(),验光镜片至角膜前顶点距离为12mm,则该隐形眼镜度数是-8.00D。A-9.00DB-9.50DC-8.00/-1.00×90D-7.25D

单选题设近视眼的远点位于角膜顶点前方100mm,镜眼距为12mm的矫正眼镜片应为()°。A—11.36DB—11.76DC—9.50DD—8.00D

单选题关于镜片后顶点焦度说法不合适的是()。A镜片的主点焦度就是后顶点焦度B镜片主点焦度与后顶点焦度误差要求小于0.125DC焦度计上测量的镜处光度为后顶点焦度D镜片的焦距是从主点至焦点的距离

单选题实际操作过程中所测量的镜片的顶焦度是指镜片的()。A主点焦度B前顶点焦度C后顶点焦度D全屈光度

单选题用直视式顶焦度计测量镜片要测量镜片()镜度。A前顶点B后顶点C前后顶点D凹凸面

问答题有一镜片焦度为+8.00D,后顶点距离为12mm,求该镜片的有效镜度。

单选题角膜接触镜与框架眼镜处方需进行顶点焦度换算原因是()。A两者的镜片大小不同B两者的镜片材料不同C两者的镜片距离眼睛的后顶点的位置不同D两者的镜片折射率不同

单选题若镜片度数为-4D,顶点距离为12mm,则该度数在角膜上为:()A-3.82DB-2.32DC-4.48DD-3.00DE-4.80D

单选题临床工作中,焦度计实际测量的镜片焦度为()。A结点焦度B主点焦度C后顶点焦度D前顶点焦度

单选题()是从子镜片顶点至镜圈内缘最低点处的垂直距离。A子镜片顶点高度B子镜片顶点距离C子镜片顶点互差D子镜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