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监测一次A、每月B、每季度C、每半年D、每年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监测一次

  • A、每月
  • B、每季度
  • C、每半年
  • D、每年

相关考题:

使用浸泡法消毒器械,下列操作不当的是A、物品必须洗净擦干再放入B、物品与药液应充分接触C、禁用对金属有腐蚀性作用的消毒剂D、消毒剂按期更换E、浸泡后的器械可直接使用

用G-1型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使用中的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浓度应A、每日监测B、每周监测一次C、每周监测二次D、每月监测一次

使用化学消毒灭菌法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时,应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B.浓碘酊不能用于黏膜的消毒C.含氯消毒剂应现用现配D.戊二醛可用于浸泡器械及内窥镜E.用化学消毒剂浸泡过的物品。取出后可直接使用

新冠疫情期间脱卸防护装备的注意事项,叙述错误的是() A.脱卸防护装备应进行两次手消毒,一次在脱卸开始前,一次在脱卸结束后B.脱卸时尽量少接触污染面C.脱下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D.脱下的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

脱卸防护装备时,以下不正确的是()。 A.脱下的防护眼罩、长筒胶靴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B.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入黄色医疗废弃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置C.脱卸防护服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D.所有防护装备完全脱完后,无需再次洗手、手消毒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 )监测一次A.每月B.每季度C.每半年D.每年

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注意事项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B.浸泡前要打开器械的轴节C.浸泡消毒后的物品可以直接使用D.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时间和浓度E.消毒液容器要盖严

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至少()进行一次生物监测。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选择煮沸法消毒老年人的餐具应注意()A、餐具用后直接放入煮锅消毒B、必须完全浸没在水中C、水开始加热即开始计算消毒时间D、消毒后的物品在使用前取出

对消毒、灭菌物品应同时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监测一次,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感染婴儿使用一次性尿布,用后(),其它物品如衣物等应及时清洗、消毒处理。母婴出院后,其床单元、保温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

应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所使用物品应达到以下要求(请选出以下表述错误的一项):()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一次性使用。贵重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在进行严格的消毒与灭菌后,可复用;C、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D、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E、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应一用一灭菌。

消毒的监督与监测主要包括()。A、消毒方法选择得当如消毒剂种类选择合格B、使用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包括监测浓度合格、更换符合要求,消毒时间达到标准C、消毒剂原液在有效期内D、待消毒物品清洁、干燥E、消毒后物品储存在清洁、干燥的储物柜中

消毒/灭菌工作监测应包括()。A、不稳定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应监测使用中浓度B、应监测是否按照要求更换使用中消毒剂,如监测使用中的2%戊二醛浓度降低到1.8%以下应更换C、应观测使用消毒剂的原液是否在有效期内D、应观测消毒/灭菌方法选择是否得当E、应监测消毒/灭菌产品的价格

用消毒剂浓度试纸测试使用中含氯消毒剂浓度应()。A、每日监测B、每周监测一次C、每周监测二次D、每月监测一次E、每月监测两次

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100μW/cm2B、使用中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μW/cm2C、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一次D、经消毒后的空气中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E、经消毒后的物品上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

保育员在对毛巾、水杯消毒后应使用消毒的()夹出或(),把物品归回位。

餐用具的食品安全要求:()A、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餐用具B、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餐用具使用前应洗净消毒C、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具应分开存放D、消毒后的餐用具贮存在专用保洁柜内备用,保洁柜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方法正确是()A、浸泡的物品应先洗净擦干B、消毒液应定期监测浓度C、物品必须浸泡30分钟D、玻璃器械应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消毒液内E、物品使用前须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

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注意事项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时间和浓度B、浸泡前要打开器械的轴节C、物品应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D、消毒液容器要盖严E、浸泡消毒后的物品可以直接使用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及时间应为多少?

多选题使用化学消毒剂的方法正确是()A浸泡的物品应先洗净擦干B消毒液应定期监测浓度C物品必须浸泡30分钟D玻璃器械应用纱布包裹后放入消毒液内E物品使用前须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

单选题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100μW/cm2B使用中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μW/cm2C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一次D经消毒后的空气中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E经消毒后的物品上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

单选题下列有关化学消毒灭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哪项是错误的?()A根据物品的性能和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B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C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发挥的要加盖,定期检测、调整浓度。D待消毒的物品必须先洗净擦干,全部浸没在消毒液内,并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E浸泡消毒后的物品可直接使用。

单选题使用化学消毒灭菌法时,不正确的操作是(  )。A碘酊不能用于黏膜的消毒B含氯消毒剂应现配现用C用化学消毒剂浸泡过的物品,取出后可直接使用D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时,应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E甲醛可用于浸泡器械及内镜

单选题紫外线消毒的监测,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100μW/cm2B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70μW/cm2C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年一次D生物监测必要时进行,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0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E紫外线消毒监测前开启灯管5分钟,监测指示卡置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米处

单选题使用紫外线灯管进行消毒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100μW/cmB使用中灯管照射强度不得低于90μW/cmC照射强度监测应每6个月一次D经消毒后的空气中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E经消毒后的物品上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