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C通过电阻R放电的时间常数为()。

电容C通过电阻R放电的时间常数为()。


相关考题:

有些电容器设有放电电阻,当电容器与电网断开后,能够通过放电电阻,一般情况下10分钟后,电容器 有些电容器设有放电电阻,当电容器与电网断开后,能够通过放电电阻,一般情况下10分钟后,电容器残压可降至( )伏以下。A.50V;B.75V;C.100V;

在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电路中,电容器充电、放电时间的长短与电路的( )有关( A )结构( B )时间常数( C )容抗值( D )电压

当电容器内带有放电阻时,可否取消外放电器,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通常电容器内放电电阻放电速度慢,只能满足手动投切电容器的要求;B只要电容器带有内放电电阻,无论放电速度能否满足投切要求,都可以取消外放 电器;C只在确信电容器内放电电阻的放电速度已能满足投切要的条件下,才能不装设外放 电器;D.无论有无内放电电阻,也无论投切频繁程度,都要加上外放电器。

当高压电容器内部装设有放电电阻时,能够通过放电电阻放电,一般情况下电容器与电网断开10分钟后,电容器残压可降到()以下。A36VB42VC75VD100V

RC电路暂态过程的三要素为()。A、电阻、电容、电压B、起始值、终了值、输出电压C、起始值、终了值、时间常数D、起始值、电阻、电容

进行直流泄漏或直流耐压试验结束后,应对试品进行放电,放电的最好方式是()。A、直接用导线放电B、通过电阻放电C、通过电感放电D、通过电容放电

在RC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τ是R和C的乘积,与电路的初始状态及电源无关B、电容C越大,电阻R越大,则充、放电电流越大,充、放电时间变短C、R和C越大,则τ越大,过渡过程越长D、电容C和电阻R的大小与充电过程无关E、改变电路的R,C参数,就能改变电容充、放电的快慢

有些高压电容器内部设有放电电阻,能够通过放电电阻放电,当电容器与电网断开后,放电电阻在()分钟后使电容器殘压降至75V以下。A、1B、10C、20D、30

如果电容C的单位取微法,电阻R的单位取欧姆,则RC回路中的时间常数T刚好单位是秒。

阻容RC、充放电时间常数τ与其电容量成正比,与电阻值成反比。

低压电容器一般通过灯泡或专用电阻放电。

电容充放电的快慢与电容C和电阻R的乘积有关,RC简称电路的时间常数,数值越大,充电时间越慢。

有些高压电容器内部设有放电电阻,能够通过放电电阻放电,当电容器与电网断开后,放电电阻在()分钟后使电容器殘压降至75V以下。A、1B、10C、20

电容C通过电阻R放电的时间常数τ=RC。

电容C经电阻R放电时,电路放电电流的变化规律为()A、按正弦函数变化B、按指数规律递增C、按指数规律递减D、恒定不变

RC串联电路中,电容器充放电时,影响充放电时间的因素是电阻(R)和电容(C)的大小。

在并联电容组中,放电器与电容器组的连接方式为()。A、放电器串联一限流电阻后与电容器并联B、放电器、限流电阻、电容器三者串联。C、放电器与电容器直接并联D、放电器与电容器组串联

示波器扫描发生器环中释抑电容的放电时间常数应()积分电容的放电时间常数。A、等于B、明显大于C、明显小于D、略小于

电阻,电容串联电路的充放电时间常数是()A、C/RB、R/CC、RCD、1/RC

直流耐压试验结束后,应对试品进行放电,放电方式最好的是()。A、直接用导线放电B、通过电阻放电C、通过电感放电D、通过电容放电

在电阻和电容组成的电路中,电容器充.放电时间的长短与()有关。A、结构;B、时间常数;C、相同。

单选题有些高压电容器内部设有放电电阻,能够通过放电电阻放电,当电容器与电网断开后,放电电阻在()分钟后使电容器殘压降至75V以下。A1B10C20

单选题进行直流泄漏或直流耐压试验结束后,应对试品进行放电,放电的最好方式是()。A直接用导线放电B通过电阻放电C通过电感放电D通过电容放电

判断题电容C通过电阻R放电的时间常数τ=RC。A对B错

单选题牵引系统中,在支撑电容C两端并联固定放电电阻R2,R2可在5min内将电容器C上的电压放电到()以下。A36VB48VC24VD77.5V

单选题电容C经电阻R放电时,电路放电电流的变化规律为()A按正弦函数变化B按指数规律递增C按指数规律递减D恒定不变

单选题示波器扫描发生器环中释抑电容的放电时间常数应()积分电容的放电时间常数。A等于B明显大于C明显小于D略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