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共析钢在通常加热速度下,先析出的铁素体总是最后溶解,这是因为()。A、加热速度太快B、先析出铁素体的片层厚,碳的扩散距离长的关系

亚共析钢在通常加热速度下,先析出的铁素体总是最后溶解,这是因为()。

  • A、加热速度太快
  • B、先析出铁素体的片层厚,碳的扩散距离长的关系

相关考题:

共析转变之前析出的铁素体和渗碳体叫做先共析铁素体和先共析渗碳体,后者又叫()。

亚共析钢淬火可得到()组织。A、铁素体B、珠光体C、马氏体D、贝氏体

如何区分亚共析钢中的网状铁素体和过工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

亚共析钢加热到Acl线时,其室温组织中的()首先转变成奥氏体A、珠光体B、奥氏体C、铁素体D、渗碳体

亚共析钢冷却到PSK线时,发生共析转变,奥氏体转变成()A、珠光体B、铁素体C、珠光体+铁素体

亚共析钢的室温组织是()A、奥氏体+渗碳体B、铁素体+渗碳体C、奥氏体+珠光体D、铁素体+珠光体

在铁碳相图中,Ar3表好似高温奥氏体化的亚共析钢冷却时,()开始析出温度。A、铁素体B、渗碳体C、珠光体D、贝氏体

加热到910度以上时,亚共析钢得组织为()。A、铁素体+奥氏体B、铁素体+珠光体C、奥氏体D、铁素体

铁素体不锈钢在550~820℃长时间加热,会造成钢的脆性,这是由于()。A、析出氮化物B、析出碳化物C、出现σ相D、出现白点

亚共析钢加热到Ac3点时()。A、铁素体开始自奥氏体中析出B、开始发生奥氏体转变C、奥氏体开始转变为珠光体D、铁素体全部溶入奥氏体中

亚共析钢结晶的最后组织是()。A、珠光体B、珠光体+铁素体C、奥氏体D、渗碳体+珠光体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在珠光体形成前,先析出铁素体或渗碳体,常称之为()。A、先共析相B、共析相C、共晶相

共析钢冷却到GS线时,要从奥氏体中析出()A、珠光体B、奥氏体C、珠光体+渗碳体D、铁素体

亚共析钢的冷却组织是()。A、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B、珠光体C、铁素体D、珠光体和铁素体

亚共析钢高温奥氏体化后冷却时,铁素体开始析出的温度是()。A、Ar1B、ArcmC、Ar3D、Ac3

下贝氏体的塑性、韧性低于上贝氏体,这是因为()。A、铁素体尺寸大,碳化物在晶界析出B、铁素体尺寸小,碳化物在晶内析出C、上述说法都不对

当亚共析钢加热到AC3点时()。A、铁素体开始自奥氏体中析出B、开始发生奥氏体转变C、铁素体全部溶入奥氏体中D、铁素体自奥氏体中析出完毕

加热到910度以上时,亚共析钢得组织为()。A、铁素体+奥氏体B、铁素体+珠光体C、奥氏体

不完全退火时应把过共析钢加热,使之全部为()。A、铁素体            B、铁素体+奥氏体C、奥氏体            D、奥氏体+渗碳体

()含碳量0.0218%~0.77%,室温组织为铁素体加珠光体。A、亚共析钢B、共析钢C、过共析钢D、工业纯铁

在室温下,随着含碳量的增加,亚共析钢的()增加。A、铁素体B、奥氏体C、珠光体D、莱氏体

当把亚共析钢加热到727度以上时,将获得由铁素体和奥氏体构成的两相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中奥氏体的碳含量总是大于钢的碳含量。

单选题在铁碳相图中,Ar3表好似高温奥氏体化的亚共析钢冷却时,()开始析出温度。A铁素体B渗碳体C珠光体D贝氏体

单选题在室温下,随着含碳量的增加,亚共析钢的()增加。A铁素体B奥氏体C珠光体D莱氏体

判断题当把亚共析钢加热到727度以上时,将获得由铁素体和奥氏体构成的两相组织,在平衡条件下,其中奥氏体的碳含量总是大于钢的碳含量。A对B错

单选题亚共析钢冷却到GS线时,要从奥氏体中析出()。A铁素体B渗碳体C珠光体

单选题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与共析钢基本相同,当加热温度仅超过Ac1时,原始组织中的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仍保留一部分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该过程称为()。A完全奥氏体化过程B不完全奥氏体化过程C单相区加热D珠光体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