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铸件中的渗碳体全部或部分分解为石墨,利于加工,提高韧性,灰铸铁件常采用()A、软化退火B、去应力退火C、正火D、表面淬火

为了使铸件中的渗碳体全部或部分分解为石墨,利于加工,提高韧性,灰铸铁件常采用()

  • A、软化退火
  • B、去应力退火
  • C、正火
  • D、表面淬火

相关考题:

为消除灰口铸铁中较高的自由渗碳体,以便切削加工,可采用()。 A、低温石墨化退火B、高温石墨化退火C、再结晶退火D、去应力退火

铸铁中的碳主要以()形式存在。 A、铁素体和渗碳体B、铁素体和石墨C、渗碳体和石墨

使灰铸铁中的渗碳体分解为奥氏体加石墨,应采用()热处理工艺。 A、低温石墨化退火B、高温石墨化退火C、人工时效D、正火

铸铁加热到()℃以上,共析渗碳体开始分解为石墨和铁素体。A、400B、450C、500D、550

灰铸铁中碳主要以()形式存在。A、细小渗碳体B、粗大渗碳体C、片状石墨D、团状石墨

确定分型面时,尽量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放在同一砂箱中,其主要目的是()。A、操作方便B、利于补缩铸件C、防止错箱D、利于金属液充填型腔

对渗碳体进行长时间高温加热时,渗碳体会分解为铁和石墨

当铸件某部位成白口铸铁是,将其加热到850℃--950℃保温,目的是()A、石墨细化B、石墨分解C、参碳体分解D、石墨分解为参碳体

灰口铸铁中的碳全部或大部分以()形式存在,断口常常呈暗灰色。A、片状石墨B、球状石墨C、渗碳体D、麻点

灰口铸铁中的碳,绝大多数是以()形式存在的。A、片状石墨B、团絮状石墨C、球状石墨D、渗碳体

可缎铸铁,其组织中的碳几乎全部或极大部分以软松的()存在。A、球状石墨B、翘曲的片状石墨C、渗碳体D、团絮状石墨

使灰铸铁中的渗碳体分解为奥氏体加石墨,应采用()热处理工艺。A、低温石墨化退火B、高温石墨化退火C、人工时效

铁水过热温度过高,或高温保留时间过长,使组织中出现()。A、晶间石墨和自由渗碳体B、晶间石墨C、自由渗碳体D、二次渗碳体

灰铸铁中的碳主要是以()形式存在。A、渗碳体B、片状石墨C、渗碳体或球状石墨D、渗碳体或团絮状石墨

可锻铸铁是由白口铸铁通过()或氧化脱碳处理,使白口铸铁中渗碳体分解成铁素体和()状石墨的铸铁。

钢淬火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它的组织全部或大部分转变成(),获得高硬度,然后在适合的温度下回火,使工件具有预期的性能。A、贝氏体B、马氏体C、渗碳体D、奥氏体

石墨是灰口铸铁主要成分,加石墨的主要目的在于()。A、提高铸件强度B、提高铸件塑性C、提高抗拉强度和硬度D、提高耐磨、减振性等

白口铸铁中的碳几乎全部以()的形式存在。A、渗碳体B、片状石墨C、球状石墨D、团絮状石墨

在白口铸铁中,碳以()形式存在。A、石墨B、渗碳体C、石墨加渗碳体D、任意形式

当铸件某部位是白口铸铁时,将加热850——950保温,目的是()A、石墨细化B、石墨分解C、渗碳体分解为石墨D、石墨分解为渗碳体日

单选题当铸件某部位是白口铸铁时,将加热850——950保温,目的是()A石墨细化B石墨分解C渗碳体分解为石墨D石墨分解为渗碳体日

判断题对渗碳体进行长时间高温加热时,渗碳体会分解为铁和石墨A对B错

多选题由于白口铸铁中的碳主要是以()形式存在,所以性能特点是()。A石墨B渗碳体C硬度低,韧性好D硬度高,韧性差

单选题当铸件某部位成白口铸铁是,将其加热到850℃--950℃保温,目的是()A石墨细化B石墨分解C参碳体分解D石墨分解为参碳体

单选题灰口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耐磨性、切削加工性及消振性,这主要是由于组织中的()的作用。A铁素体B珠光体C石墨D渗碳体

单选题当铸件某部位是白口铸铁时,将加热850~950℃保温,目的是()A石墨细化B石墨分解C渗碳体分解为石墨D石墨分解为渗碳体

单选题铸铁加热到()℃以上,共析渗碳体开始分解为石墨和铁素体。A400B450C500D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