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了容器或槽箱内的有害气体后,仍应进行通风并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方可进内工作.A、19.5%-21%B、21%-22%C、19%-20%

清除了容器或槽箱内的有害气体后,仍应进行通风并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方可进内工作.

  • A、19.5%-21%
  • B、21%-22%
  • C、19%-20%

相关考题:

进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容器内进行作业时,应使用()防毒面具。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的人员,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则工作不少于()。A、2人B、3人C、4人D、5人

凡涉及有害或有刺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着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工作人员始可进内工作。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用先进行通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9%-20%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其中2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

进行埋弧焊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因此不必投入通风设备。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符合安规的有(),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A、 18%B、 19.5%C、 20%D、 21.5%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9.5%~21%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A、统计B、测量C、检查D、试验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9.5%~21%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工作和休息。

需要动火的罐、容器、槽车等设备和管线,在清洗、置换和通风后,要检测()浓度,达到许可作业浓度才能进行动火作业。A、可燃气体B、有毒有害气体C、氧气D、以上都是

焊接通风是通过通风系统向车间送入新鲜空气,或将作业区内的(),从而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工人健康。A、有害气体分解B、有害气体排出C、CO2气排出D、有害气体变成无害

全面通风只适用于低毒有害气体、有害气体散发量不大或作业人员离毒源比较远的情形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工作人员始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A、清扫B、清除C、通风

进入容器、槽箱内部进行检查、清洗和检修工作,应加强()。严禁向内部输送()。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氧气浓度应保持在()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和()。

通风工程所要控制的有害物主要为()。A、有害气体、有害粉尘、余热、余湿B、有害气体、粉尘、余热、余湿C、有害气体、粉尘、高热、高湿D、气体、粉尘、余热、余湿

在有害气体的容器或槽箱内工作的安全措施有哪些?

热机安规“管道、容器的检修-容器内的工作”11.3.2条规定,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用先进行通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8%-20%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的人员,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则作业人员不得少于()人。A、一B、二C、三D、四

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着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A、隔离B、通风C、清洗D、加温

单选题需要动火的罐、容器、槽车等设备和管线,在清洗、置换和通风后,要检测()浓度,达到许可作业浓度才能进行动火作业。A可燃气体B有毒有害气体C氧气D以上都是

单选题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用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的测量。A含氧量B含氢量C一氧化碳含量D二氧化碳含量

多选题、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应先进行通风,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符合安规的有(),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A18%B19.5%C20%D21.5%

单选题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工作人员始可进内工作。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A清扫B清除C通风

填空题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着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须进行(),把有害气体或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物质清除后,工作人员始可进内工作。

判断题若容器或槽箱内存在有害气体或存在有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残留物质,用先进行通风,再进行有害气体、含氧量的测量。氧气浓度应保持在19%-20%内,工作人员方可进内工作。A对B错

判断题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不得少于3人,其中2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