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根据()A、基因检查B、家族史C、影像学检查D、血液检查E、临床表现

脑性瘫痪的诊断主要根据()

  • A、基因检查
  • B、家族史
  • C、影像学检查
  • D、血液检查
  • E、临床表现

相关考题:

女性,35岁,5年来劳累后心悸、气短、纳差、浮肿,2周来上感后症状加重。检查:血压120/70mmHg(16/9.3kPa),心大、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雷鸣样杂音,心率120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颈静脉怒张,双肺底闻及湿性啰音,肝肋下3cm,压痛(+),脾未及,下肢浮肿(+),脉率80次/分,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为()A、右心功能不全B、左心功能不全C、全心功能不全D、肺部感染E、肝炎

眩晕最常见的病因是()A、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B、前庭神经元炎C、梅尼埃病D、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E、颈椎病

65岁,女性,晨起出现讲话不清,右侧肢体麻木、无力,2天后因病情渐加重就诊。血压145/85mmHg,心率75次/分,律齐,意识清楚,运动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力2级,右侧偏身痛觉减退,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脑栓塞B、脑血栓形成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脑出血E、腔隙性脑梗死

患者,女,25岁,左上睑下垂2年,全身无力、复视1年,晨轻暮重。查见:左眼裂较对侧小,左眼外展受限,瞳孔光反射正常,四肢肌力Ⅳ级,病理征阴性。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有效。考虑最可能的诊断为()A、重症肌无力Ⅰ型B、重症肌无力ⅡA型C、重症肌无力ⅡB型D、重症肌无力Ⅳ型E、Lambert-Eaton综合征

阿罗瞳孔(Argyll-Robertsonpupil)的瞳孔反应表现之一为()A、对光反射消失,调节反射存在B、对光反射存在,调节反射消失C、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均消失D、双侧瞳孔散大,调节反射消失E、双侧瞳孔缩小,调节反射消失

患者男,45岁,因“突发紧张、害怕、心悸2个月”来诊。发病前患者的同事因心脏病而猝死,其随即发病。当时查心电图示T波轻度改变。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之后患者有多次类似发作,每次发作地点均不固定,发作时间持续30~40min。发作后患者担心会再次发作,害怕独处,工作时无法集中注意力,睡眠差,入睡困难。关于惊恐发作的治疗,叙述正确的有()A、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有效剂量B、一旦治疗有效,用药8~12个月C、可以长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控制症状D、治疗初始,即可联合使用丁螺环酮E、SSRIs类的帕罗西汀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可作为一线用药F、不能充分控制的惊恐障碍,可联合使用卡马西平G、不能充分控制的惊恐障碍,可联合使用丙戊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