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混合前后混合料各组分的波动幅度来衡量,通常称为()A、混匀效率B、制粒效果C、混匀系数

以混合前后混合料各组分的波动幅度来衡量,通常称为()

  • A、混匀效率
  • B、制粒效果
  • C、混匀系数

相关考题:

利用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度的不同将混合物组分完全或部分地分离的过程称为()。

关于混合的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机制有三种运动方式:对流混合、剪切混合和扩散混合B、同样的药物以粗粉或细粉混合的效果是一样的C、把两种以上组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合D、混合操作以含量的均匀一致为目的E、为了混合样品中各成分含量的均匀分布,尽量减小各成分的粒度

影响混合料粒度因素主要是混合料温度波动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返矿配比波动只影响混合料粒度,而不影响混合料水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对烧结混合料进行混匀和制粒的目的是将混合料中各组分进行均匀混合从而得到成分( ),的烧结料。同时通过混合与制粒可以改善烧结料的透气性,提高烧结机的( )。

矿料最大粒径为9.5mm或13.2mm(圆孔筛10mm或15mm)的沥青混合料称为( )。A.砂粒式沥青混合料B.细粒式沥青混合料C.中粒式沥青混合料D.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对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混合料组成及各参数,通常情况下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膜有效厚度宜不小于( )um。A.3 B.4 C.5 D.6

混合料粒度均匀,水份适宜,各组分比重相近,粘度()的原料容易混匀。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压实后剩余孔隙率小于( )的沥青混合料称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10%B、12%C、15%D、18%

矿料最大粒径为9.5mm或13.2mm(网孔筛10mm或15mm)的沥青混合料称为()。A、砂粒式沥青混合料B、细粒式沥青混合料C、中粒式沥青混合料D、粗粒式沥青混合料

()是衡量混合料孔隙度的标志。

烧结料最适宜的水分常用()来评价。A、混合料温度B、混合料粒度组成C、料层最大透气性

混合作业效果是以混合前后混合料各组分的()的变化结果来衡量的。

理想溶液服从拉乌尔定律,当两组分混合形成理想溶时,混合前后既没有()的变化,也没有()的变化。

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剂中的()的不同,将()混合物各组分进行分离称为抽提。

在混合液中,沸点较高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

解吸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溶剂中挥发度的差别,以分离其中各气体组分的。

两种不同组分的互溶混合液体,沸点高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

含有剧毒气体组分0.1%以上的混合气体称为剧毒性混合气。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时验证性指标有那些?各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什么性能?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适用于各种等级道路的沥青路面,通常分为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改性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是在规定条件下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冻融循环,测定混合料试件在受到水损害前后劈裂破坏的强度比,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填空题在高压发泡过程中,双组分料混合时,采用高压喷射、撞击混合,这种混料方式()极高。

单选题关于混合的叙述错误的是()A混合机制有3种运动方式:对流混合、剪切混合和扩散混合B同样的药物以粗粉和细粉混合的效果是一样的C把两种以上组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合D混合操作以含量的均匀一致为目的E为了混合样品中各成分含量的均匀分布,尽量减小各成分的粒度

单选题沥青混合料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的总称,其中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的简称为()AAM、ACBAM、AECAC、AMDAE、AC

填空题吸收操作的依据是(),以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于溶剂中的组分称为()或()。

单选题矿料最大粒径为9.5mm或13.2mm(圆孔筛10mm或15mm)的沥青混合料称为()A砂粒式沥青混合料B粗粒式沥青混合料C中粒式沥青混合料D细粒式沥青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