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银层应为银白色,呈无光泽或半光泽,不应为高光亮镀层,镀层应结晶细致、平滑、均匀、连续;表面无裂纹、起泡、脱落、缺边、掉角、毛刺、针孔、色斑、腐蚀锈斑和划伤、碰伤等缺陷。

镀银层应为银白色,呈无光泽或半光泽,不应为高光亮镀层,镀层应结晶细致、平滑、均匀、连续;表面无裂纹、起泡、脱落、缺边、掉角、毛刺、针孔、色斑、腐蚀锈斑和划伤、碰伤等缺陷。


相关考题:

对隔离开关触头进行镀银层厚度检测前,应首先确定镀层材质是否为银,基材材质无需明确。

依据L/T1424-2015《电网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对室外导电回路动触头镀层厚度和硬度要求是()A、镀银层厚度不宜小于20µm,硬度应大于120HVB、镀银层厚度不宜小于50µm,硬度应大于100HVC、镀银层厚度不宜小于20µm,硬度应大于100HVD、镀银层厚度不宜小于50µm,硬度应大于120HV

依据DL/T1424-2015《电网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关于金属镀银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导电回路的动接触部位和母线静接触部位应镀银B、镀银层应为银白色,呈无光泽或半光泽C、镀银层厚度、硬度、附着性等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宜采用钎焊银片的方式替代镀银D、导电回路动接触部位镀银厚度不宜小于8μm

隔离开关触头、触指镀银层可以采用()检测。A、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B、台式镀层测厚仪C、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D、便携式镀层测厚仪

酸性镀锡工艺的最大优点是()。A、镀液稳定B、电流效率高C、镀层光亮度高D、镀层耐蚀性强

以下关于金属镀层叙述错误的是()A、导电回路的动接触部位和母线静接触部位应镀银B、铜及铜合金与铝或铜的搭接铜端应镀银C、镀锡层厚度不宜小于10μmD、镀银层厚度、硬度、附着性等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宜采用纤焊银片的方式替代镀银E、镀锡层表面应连续完整,无任何可见缺陷,如气泡、砂眼、粗糙、裂纹或漏镀,并且不得有锈迹或变色

隔离开关触头、触指镀银层的外观要求有()A、银白色B、无光泽C、半无光泽D、高光亮

以下关于高倍显微镜镀层测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场镀层检验B、经常性的实验室镀层检验C、仅在对其他镀层测量方法存在怀疑时使用D、可以进行闸刀镀银层厚度的非破坏性检测

锌酸盐镀锌工艺,若镀层灰暗无光泽,唯一的原因是光亮剂不足。

光亮镍镀层的电位比半光亮镍镀层的电位()。

在镀铑溶液中,()是光亮剂,可使镀层结晶细致、平滑、光亮。A、硫酸铜和硝酸铅B、硒酸C、氨基磺酸D、硫酸镁

镀层外观检验时,以下哪种情况能直接判断为废品?()A、表面明显的树枝状结瘤B、过腐蚀镀件C、镀层光亮不够D、镀层光亮不够

在镀铑溶液中,()是光亮剂,可使镀层结晶细致、平滑、光亮。A、硫酸铜B、硝酸铅C、氨基磺酸D、硫酸镁

造成银镀层变色的主要原因是()。A、银镀层是阴极性镀层B、镀银工艺有问题C、银镀层与硫化物反应D、没钝化处理

判断题镀层表面光泽度的检验的参考标准中1级是指镀层显示“镜面光亮”状态。A对B错

判断题铁镀层呈有光泽的银白色,但在潮湿的空气种易氧化变色。A对B错

单选题抗蚀层厚度小于电镀铜层的厚度时,存在镀层增宽的镀层为()。A铜镀层B铅锡合金镀层C铜镀层和铅锡合金镀层都存在镀层增宽D没有增宽的镀层

单选题锡铅合金镀层呈()颜色。A浅灰色B银白色C金黄色D黑色

判断题镀银层应为银白色,呈无光泽或半光泽,不应为高光亮镀层,镀层应结晶细致、平滑、均匀、连续;表面无裂纹、起泡、脱落、缺边、掉角、毛刺、针孔、色斑、腐蚀锈斑和划伤、碰伤等缺陷。A对B错

多选题依据DL/T1424-2015《电网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关于金属镀银要求说法正确的是()A导电回路的动接触部位和母线静接触部位应镀银B镀银层应为银白色,呈无光泽或半光泽C镀银层厚度、硬度、附着性等应满足设计要求,不宜采用钎焊银片的方式替代镀银D导电回路动接触部位镀银厚度不宜小于8μm

多选题隔离开关触头、触指镀银层可以采用()检测。A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B台式镀层测厚仪C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D便携式镀层测厚仪

多选题隔离开关触头、触指镀银层的外观要求有()A银白色B无光泽C半无光泽D高光亮

判断题仿金镀层可以这样制作:基体经过适当处理后镀光亮镍或光亮铜,再镀上一层仿金镀层,然后喷(涂)护漆。A对B错

单选题以下关于高倍显微镜镀层测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场镀层检验B经常性的实验室镀层检验C仅在对其他镀层测量方法存在怀疑时使用D可以进行闸刀镀银层厚度的非破坏性检测

多选题按镀层的外观、结构特征,镀镍可分为()。A暗镍B光亮镍C黑镍D半光亮镍

判断题对隔离开关触头进行镀银层厚度检测前,应首先确定镀层材质是否为银,基材材质无需明确。A对B错

判断题光亮镍镀层的晶体结构比暗镍镀层要致密一些,但镀层内应力和孔隙率较高。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