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金属材料的夹杂物、晶粒度、脱碳层深度、晶间腐蚀等应采用()检验。A、宏观B、显微C、超声波D、无损

检验金属材料的夹杂物、晶粒度、脱碳层深度、晶间腐蚀等应采用()检验。

  • A、宏观
  • B、显微
  • C、超声波
  • D、无损

相关考题:

TSG R7001-200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规定,全面检验时如果发按压力容器有明显的应力腐蚀、晶间腐蚀、表面脱碳、渗碳、石墨化、蠕变、氢损伤等材质劣化倾向并且产生不可修复的缺陷或者损伤时,安全状况等级应当定为5级。()

链环热处理后的晶粒度应为5级或更细的均匀组织,全脱碳层应小于()mm。 A.0.1B.0.2C.0.3D.0.4

在检验()时,试样磨面须包括从表层边缘到中心部位整个面积。 A、平均晶粒度B、渗碳层深度C、折叠缺陷D、边长或直径为30~40mm棒材的非金属夹杂物

现行《杂物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规定,杂物电梯监督检验,每个层门应具有符合要求的电气安全装置。层门的锁闭应满足下列要求:a.如果一个层门打开,电梯应不能正常启动;b.轿厢正常运行或未停止在开锁区内时,层门应不能打开。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原煤是指从毛煤中选出规定粒度的()等杂物以后的煤。A、矸石B、大块煤C、黄铁矿D、夹矸煤

下列属于宏观组织的检验项目有()。A、中心疏松B、脱碳C、晶粒度D、带状组织

计算题:用带刻度的目镜测得钢材表面脱碳层深度为50小格,已知目镜中100小格实际长度为0.8mm,求脱碳层深度。

以下关于脱碳的说法错误的是()A、全脱碳层深度即为脱碳层的深度B、全脱碳层深度要大于总脱碳层深度C、脱碳是钢加热时表面碳含量降低的现象D、脱碳层包括表面氧化部分

脱碳在习惯上有全脱碳层和过渡层之分。在计算脱碳深度时,过渡层不应在计算范围内。()

在亚共析钢轧锻材的脱碳层深度测定时,应量至铁素体明显()处。A、减少B、消失C、增多

总脱碳层深度是指从从产品表面到碳含量等于基体碳含量的哪一点的距离,等于全脱碳层加有效脱碳层的和。

锻件对晶粒度、脱碳层有要求时,都要做()。A、理化检验B、金相检验C、高倍检验D、低倍检验

脱碳有全脱碳层和过渡层之分,在计算脱碳深度时,都应包括在内。()

金属材料脱碳有何危害?

共析钢的脱碳层深度应量至铁素体明显()处。A、消失B、减少C、增多

钢的脱碳层深度测定结果怎样表示?

进行脱碳层检验时应取()样品。A、横向B、纵向C、任意方向

横截面金相试样可以研究()。A、试样自表至里的组织变化情况B、表面缺陷的分析,如裂纹、脱碳、氧化C、晶粒度的测定D、非金属夹杂物

钢的脱碳层深度用()检验。A、肉眼B、卡尺C、显微镜

钢的脱碳层深度需用()检验。

在进行()检验时应截取试样的纵截面。A、脱碳层深度B、晶粒度C、非金属夹杂物D、基体组织组成物

金相组织有晶界()、严重()、脱碳及晶界裂纹等缺陷的炉管应更换。

()选择钻孔切削用量时应避免什么?A、按金属材料性质选择切削用量。B、按钻孔深度选择切削用量。C、钻小孔采用自动进给。D、进给量应该大于金属材料硬化层的厚度

反滤层滤料不得采用针状或片状的卵石或碎石;不得夹有杂物;含泥量不得小于3%(重量计)。

组装分流线的导线处应清除(),且线夹接触应牢固可靠。A、氧化层;B、毛刺;C、杂物;D、断股导线

单选题混凝土内存在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该混凝土缺陷现象称为()。A麻面B蜂窝C夹渣D孔洞

多选题手提式灭火器瓶体的金相组织应符合下列规定:()。A瓶体的基体组织应符合相应的热处理规范,晶粒度测定应符合GB/T6394规定B对淬火后回火处理的瓶体,其组织体呈回火索氏体C瓶体的脱碳层深度,外壁不应大于0.3mm,内壁不应大于0.25mmD瓶体的脱碳层深度,外壁不应大于0.3mm,内壁不应大于0.5mm